【資料圖】
中證報中證網訊(王珞)天力鋰能(301152)8月28日晚間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66億元,同比增長1.3%;凈利潤-6089萬元,虧損同比收窄;基本每股收益-0.51元。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態勢,天力鋰能通過持續優化研發機制,提升自主研發能力與效率,在技術成果轉化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報告期內,天力鋰能研發費用投入總額為3593.42萬元,進一步增強了公司在鋰電池材料領域的技術競爭力。
天力鋰能主要從事鋰電池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核心產品包括三元材料、磷酸鐵鋰、碳酸鋰等鋰電池材料。以三元材料為主導,主要應用于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等鋰離子電池制造,廣泛服務于新能源汽車、電動自行車、電動工具及3C等領域。
公司所處行業受上游原材料價格波動及下游市場需求變化影響較大。報告期內,碳酸鋰等關鍵原材料價格經歷階段性波動,但整體供應趨于穩定;下游新能源汽車市場保持較快增長,儲能領域需求顯著釋放,為公司產品提供了廣闊市場空間。
根據起點研究院(SPIR)數據,2025年上半年中國鋰電池三元正極材料出貨量為32.1萬噸,同比增長4.2%。天力鋰能位列2025年上半年三元正極材料出貨量前十企業。
天力鋰能自2009年成立以來,依托自1983年起在電池材料領域的深厚積累,專注于鋰離子電池三元正極材料和前驅體的研發與生產。公司掌握了三元正極材料(鎳鈷錳NMC)及(鎳鈷鋁NCA)的關鍵制備技術,實現了高性能、高一致性產品的穩定量產。這些材料因其優異的能量密度和循環性能,廣泛應用于電動車、電動自行車、移動儲能設備和電動工具。報告期內,公司持續優化生產工藝,提升產品性能穩定性,尤其在高鎳三元材料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方面取得突破。通過開放型研發體系,公司與高校和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加速技術迭代,布局固態電池材料和高鎳低鈷技術,為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奠定了堅實基礎。
公司高度重視技術創新與知識產權保護,截至報告期末,累計取得國內專利授權128項,其中包括31項發明專利。專利涵蓋三元正極材料制備、前驅體精確控制、高鎳材料生產等核心技術,為公司在競爭激烈的鋰電材料市場提供了顯著優勢。
公司在小動力鋰電池應用領域占據重要地位,憑借其技術優勢和客戶基礎,展現了顯著的市場影響力。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電動自行車、移動儲能設備和電動工具。盡管市場環境復雜導致收入下降,公司憑借敏銳的市場洞察和快速響應能力,成功實現了三元正極材料與磷酸鐵鋰產品的客戶資源協同,形成了產品結構互補的競爭優勢,進一步增強了抵御市場波動的能力。
公司現已建成河南省重點校企共建研發中心、河南省高鎳三元正極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企業技術中心、新鄉三元動力電池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多個省市級研發平臺。公司承擔“動力型NCMA高鎳四元正極材料的研發及產業化”“單晶NCM811三元材料產業化”等省市級重大科技項目,獲得“河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等科技榮譽。
此外,公司高度重視綠色供應鏈與原材料保障。公司已建成年產1萬噸碳酸鋰回收產能,通過布局碳酸鋰回收再生業務,有效降低了原材料成本波動風險,保障了關鍵原材料供應的穩定性。面對鋰、鎳等原材料價格波動,公司優化供應鏈管理,依托回收再生業務降低生產成本,提升了抗風險能力。該業務符合國家循環經濟和綠色發展政策,為公司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同時,公司通過與上下游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進一步增強了供應鏈韌性,為大規模生產提供了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