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在北京證監局指導下,北京證券業協會攜手北京公募基金管理人、基金銷售機構、基金評價機構及多家主流媒體,共同啟動“北京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系列活動”。
活動以“新時代·新基金·新價值——北京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在行動”為主題,旨在貫徹落實《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進一步提升北京作為國家金融管理中心的引領作用,打造北京金融高質量發展新名片。未來一個多月,系列活動將開展多層次、多形式宣傳與互動,推動公募基金行業轉型升級,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強化投資者教育與保護。
【資料圖】
9月23日,作為系列互動的一部分,鵬揚基金、華夏基金聯合中信建投基金、中航基金、益民基金、京東肯特瑞基金、方正富邦基金、英大基金,走進月壇街道,通過舉辦講座、現場知識答題、發放投教物料等形式,播撒金融知識的種子,培育市民群眾的財商意識,守護百姓的錢袋子。北京證券業協會有關負責人到場指導。
華夏基金高級策略分析師陳彥冰在講座中,化專業為易懂,向社區居民介紹了個人養老金政策與投資思路。她先是系統 梳理個人養老金政策有哪些要點,再講解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戶的必要性和如何配置個人養老金賬戶資產,向現場的社區居民傳遞養老投資要“趁早”的理念,將復雜的金融知識轉化為可理解的知識點,獲得了現場聽眾的好評。
北京是公募基金發展的重鎮。北京轄區近年來公募基金資本實力穩步增強,業務規模穩步擴大,盈利能力總體向好,合規風控意識持續提升。截至8月底,北京轄區公募基金公司36家、公募基金管理人3家,機構數量全國第二。資產管理規模方面,截至8月底,轄區公募基金管理人共管理公募基金產品2986只,規模合計81433.18億元。
北京證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系列活動將通過系統化的政策宣貫,引導北京基金公司將政策要求轉化為發展戰略和具體行動,加快培育壯大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戰略資本,吸引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與居民財富增長的能力。
華夏基金投資者教育工作的目標是以客戶為中心,提升客戶投資基金的獲得感,目前已經建立了全天候、全覆蓋、追隨式的客戶陪伴和賦能服務體系,內容體系分為四大部分。
一是搭建貫穿投資者全生命周期的體系化投教課程。華夏基金基于管理學中的“大樹理論”,結合投資者不同的人生階段(青少年、大學及初入職場、成家立業、進入中年、進入老年),建立覆蓋貨基、債基、指數基金、FOF、Reits、商品、個人養老金等公募產品全領域的投教體系課程,包含8節必修課、15節中階課、15節品質課、12節音頻會員解鎖課。
二是建立豐富多樣的投教活動體系。通過財商教育進校園、基金知識進渠道、防非反詐進社區、個人養老金進企業等進行更具滲透的線下活動。目前已經打造出,“一路同行·卓越班”線下渠道客戶陪伴、“定投團”線上客戶陪伴等具有知名度的投教活動。
三是建立多層次投教傳播體系。公司新媒體宣傳矩陣覆蓋抖音、小紅書、B站、雪球等流量平臺及互聯網討論區與投資者深度互動,開展各類投資者陪伴活動。
四是持續運營“華夏基金投資者教育基地”。搭建公司投教內容的統一匯總平臺,方便投資者進行體系化、便捷化的投教內容學習。
此外,針對投資者定期發起針對性的主題調研工作,比如《指數基金投資者洞察報告》、《個人養老金洞察報告》、《ESG白皮書》等等,了解投資者滿意度,包括投資者的持有體驗、盈利體驗、服務期望等,提升投教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