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我們的孩子變得越來越胖?!吨袊用駹I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
6至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11.1%和7.9%,6歲以下兒童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6.8%和3.6%,差不多5個青少年中就有一個是“小胖墩”。
孩子白白胖胖只是你的一廂情愿,不僅會拉低顏值,還會帶來一系列健康問題。是時候對孩子的肥胖說不了。
1、肥胖影響孩子的健康
孩子的體質和肥胖程度密切相關,兒童肥胖是引發成年期慢性疾?。ㄈ绺哐獕骸⒏咧Y、2型糖尿病等)的重要危險因素。
根據美國一項對5~18歲兒童青少年的研究,超重和肥胖會影響兒童青少年的軀體功能,導致呼吸功能下降,進而影響心肺耐力。
回憶一下學生時期,班上的小胖墩有幾個能跑得快、跳得高?
圖片來源:pexels.com
超重和肥胖的主要危害在于可以導致嚴重的健康后果,而且隨著體重指數(BMI)的上升這些危險呈上升趨勢。
與BMI增加有關的主要慢性疾病包括:
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臟病和腦卒中,目前已經成為全球范圍頭號致死原因,每年有1700萬人因上述疾病死亡。
糖尿?。阂呀洺蔀槿?span id="sukq0w9" class="keyword">性的流行性疾病。WHO估計在未來10年中,由于糖尿病導致的死亡將增加50%。
肌肉骨骼疾病:尤其是骨關節炎。
某些癌癥:如子宮內膜癌、乳腺癌、結腸癌的發病與肥胖有關。
2、肥胖影響孩子的心智
每個人在上學時都會遇到一位外號叫“胖子”的同學,即使以后不再聯系,但這個外號幾乎會伴隨他的一生。
(1)肥胖對青少年心理的影響
由于肥胖常給人以臃腫、笨拙、遲鈍等印象,因此青少年肥胖者在集體中常成為被嘲笑捉弄的對象,這會嚴重影響他們參加集體活動的積極性。
同時,恐懼和不安等情緒容易使青少年肥胖者形成內向、孤僻的性格,影響其正常交往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2)肥胖對青少年智力的影響
肥胖不僅對青少年生理和心理造成危害,對智力也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有研究認為肥胖會影響人的推理能力、語言能力和記憶力,并指出男性腹部肥胖會影響腦部供血量,減少腦部活動。
常見的“肥胖腦”的形成就是因為肥胖者脂肪過多堆積到大腦皮層而引起,過多的脂肪縮小了大腦溝回間隙,導致腦褶皺減少,造成神經網絡發育不完全或受損,進而影響腦反應的敏捷性。
圖片來源:pixabay.com
3、肥胖的因素
孩子為何發胖,難道是因為他們又懶又饞?不,父母得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肥胖的發生是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遺傳決定肥胖發生的易感性,環境因素則促進肥胖的形成。
(1)基因因素
多年來,各國學者通過實驗不斷發現一些與肥胖發生有關的基因。一項在年輕的中國人群中開展的實驗顯示,SEC16B,GNPDA2,BDNF,FTO,MC4 和 TMEM160 等 6 個基因片段與肥胖的發生有密切關系。
此外,FTOrs9939609,FABP4等基因多態性對我國兒童青少年肥胖發生的影響也不可忽視。
(2) 父母因素
父母肥胖可能是我國兒童青少年肥胖發生的主要影響因素。一項在我國北方農村開展的實驗發現,雙親肥胖的兒童青少年發生肥胖的危險度是雙親體重正常兒童的 3.62 倍; 該研究還發現,父親肥胖會增加女兒肥胖的可能性,而母親肥胖則與兒子肥胖密切相關。
也就是說,父母發胖,孩子也容易發胖。
(3)生活習慣因素
孩子發胖和各種高熱量、油炸食品、高糖飲料脫不了干系,試問哪個孩子能拒絕炸雞漢堡和快樂肥宅水的誘惑?
運動量的不足和睡眠時長不足也會促使肥胖的發生。
圖片來源:pixabay.com
4、減肥方式要科學
不管是孩子還是成年人,減肥總是一個反反復復的過程。
從表面看,減肥失敗無非是懶了,饞了,稀里糊涂反彈了。而實際問題則在于,減肥的方法根本不科學。
對于沒有足夠時間保證運動量的群體,節食和攝入減脂類藥物成為減肥的常見方式。
但是節食會導致營養吸收不全面,身體功能不足,不適合處于發育期的青少年;攝入藥物則可以產生頭暈、血壓升高、心率過快、口干、失眠等副作用,同樣不適合需要全神貫注于學習的青少年。
比這些更令人尷尬的是,目前市面上五花八門的減肥相關產品,大多都是針對成年人,往往追求短期內的效果,很少能出現為青少年量身設計的產品,無法解決青少年營養均衡安全健康的需求。
好在如今有了一種幫助青少年健康減脂的新方案:
芙比萊Provelief
纖芙姿益生菌固體飲料
現在在有贊商城就可以購買,每盒498元含30條
生產時每袋益生菌添加量270億 CFU
國內外大量臨床試驗表明,食用具有膽鹽水解酶(BSH)活性的益生菌,可以降低人體膽固醇濃度,進而實現由內而外的健康減脂目標。
1、促進體內膽固醇排泄
植物乳桿菌HA-119與乳雙歧桿菌B94可通過膽鹽水解酶BSH,使“膽汁酸” 向“去結合膽汁酸”轉化。經糞便排出的膽汁酸通過膽固醇轉化進行補充,從而消耗膽固醇達到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2、干擾腸道對膽固醇吸收
植物乳桿菌HA-119和乳雙歧桿菌B94細胞表面受體可與外源性膽固醇緊密結合,并將膽固醇并入細胞被膜,從而降低腸道對膳食膽固醇的吸收。
3、釋放飽腹肽,控制食欲
瑞士乳桿菌L10在腸道內發酵代謝生產短鏈脂肪酸(SCFA),SCFA作為兩種G蛋白偶聯受體的信號分子可刺激瘦素和飽腹感激素(GLP-1等)的分泌,增強飽腹感。
總結起來就是:
科學、有效、無副作用
父母對孩子總是充滿希望,健康平安一直是最大的訴求。節食心累,吃藥受罪,這次你可以讓孩子試試新的方式。
家之愛,芙比萊。
芙比萊品牌,始終扎根在生物學前沿領域,探索對人類生命健康有益的微生物營養成分,為消費者及其家庭成員的生命健康提供經過臨床研究的功效性營養補劑。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Copyright © 2014-2017 生活周刊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如果本站部分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您告知,我們會立即處理。對本站有任何建議、意見或投訴聯系:lianxi@sohu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