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該怎樣把握青年時光,才能收獲無悔、精彩的人生?青春的定義有許多種,但相同的是蓬勃向上、自立自強的底色。在抖音電商,就有這樣一群敢闖敢拼的年輕人。有人走訪500多個貧困村,幫3000多戶農民找到銷路;有人大學畢業返鄉創業,希望更多人關注家鄉發展;有人帶著46塊獎牌退役,在海鮮帶貨領域開啟人生新賽道……他們,或許可以詮釋青春最好的模樣。
作為吉林省青年扶貧大使、抖音認證扶貧達人,陳太春這些年一直在扶貧助農的路上。他行駛30多萬公里,走訪吉林省500多個貧困村,在抖音賬號@陳太春嚴選 上架500多款農產品,幫3000多戶農民找到銷路。2020年疫情期間,他陸續邀請30多位市縣長走進抖音直播間,為各地推廣農產品,半年共賣出1500多萬元農貨。有人問他,扶貧助農吃力又不賺錢,為什么還要做?他總是回答:“因為我是農民的兒子,一定要為農民做點事。我做了,他們的生活可能就完全不一樣了。”陳太春表示,他想把自己的青春揮灑在振興鄉村的路上,相信廣闊天地,一定大有可為。

同樣扎根東北的,還有來自小興安嶺的胡楊。2019年,大學畢業的胡楊選擇了一條“少有人走的路”,回到東北林區做短視頻創業,成了全村唯一“留守”的95后。返鄉后,她學著采蘑菇、種木耳,用抖音賬號@林區胡楊 記錄山間的一草一木,四時的一蔬一飯,也把林區的農產品分享給大家。去年秋天,胡楊輾轉幾個村,收購了幾千斤蘑菇,在抖音電商一上架就銷售一空,為百十來戶人家帶去了額外收入。胡楊說,她想用抖音為家鄉伊春打開一扇窗,把黑土地的饋贈帶給更多人,讓鄉親們都享受互聯網的普惠。

前世界冠軍李園園則是在抖音電商改換賽道,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李園園13歲因意外失去一截小腿,16歲成為殘疾人自行車運動員,曾打破世界紀錄。帶著46塊獎牌退役后,她一度因學歷和殘疾在社會上屢屢碰壁。最艱難的時候,一家四口硬是靠70塊錢撐了一周。直到2019年,她用抖音賬號@不火的冠軍 開啟帶貨事業,向網友推薦家鄉連云港的優質海鮮。經過一番打拼,她在抖音電商靠海鮮帶貨月入過萬,生活逐漸走上正軌,重新找回了自信和勇氣。

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這樣的年輕人加入抖音電商,開啟創業之旅。比如一年為全村賣出上千萬元農貨的張俊杰(@大山里的秘蜜)、致力于推廣漢服日常化的林威團隊(@織造司原創漢服)、被全網稱為真實“后浪”,后轉型水果帶貨,踏實肯干的任海龍(@任海龍)……

抖音電商不僅為年輕人打開了一條新路,也為更多尋找商機的商家和達人提供了廣闊的沃土。近日,抖音電商相繼推出“富域計劃”和“富知計劃”,將在區域好物和圖書、服飾、母嬰、數碼、美食等諸多領域發力,持續建設優質電商內容生態,更好地服務于達人、商家和消費者。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Copyright © 2014-2017 生活周刊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如果本站部分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您告知,我們會立即處理。對本站有任何建議、意見或投訴聯系:lianxi@sohu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