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拿火上次對產品進行大更新已經一年有多,據了解,品牌將于七月舉辦發布會。最令人期待的 LAVA ME 3 估計離發布也不遠了。但就在昨天,我們意外發現拿火居然注冊了全新商標 BLUE LAVA ——難道說,它才是拿火下次發布會的主角嗎?

新商標沒有包含拿火一直沿用的火標,在命名上與以往的產品線 LAVA ME、LAVA U 等形式上也并不是相互連接的關系。而且,一向在設計上追求科技感和簡約的拿火,卻采用了這樣年輕靈動的風格,似乎有點一反常態。我們大膽猜測:BLUE LAVA 有沒有可能是拿火即將推出的子品牌呢?
回顧拿火的發展之路
在進一步分析之前,我們有必要先回顧一下拿火的發展歷程。和傳統的樂器廠商不一樣,拿火一直屬于“不按常理出牌”的類型。舍棄了只專注生產運營、不斷復刻產品的營銷方式,更注重“技術+產品+服務”的多方位提升。這樣的模式在行業內可以說是革新而冒險的:因為國內樂器制造業的落后等種種原因,研發、生產過程都會變得挑戰頻頻,特別是對于拿火這個應用新材料與新生產技術的品牌而言。
因此,拿火在前期的確遭遇了產能不足等一系列危機,市場對它的擔憂與負評也隨之而來。所幸的是這并沒有讓拿火舍棄品牌的初衷,反而促使公司在幾年內作出了較為迅速的反應和調整,如今,屬于拿火的一套獨特的樂器研發體系已建立起來。
拿火至今有超過 40 項發明、實用新型專利,涵蓋材料科學、工藝、聲學仿真模擬等領域。品牌對創新策略的堅持,不僅建立了領先國內行業超過三年的技術壁壘,還穩固了自己在市場的地位,使它從一眾國內樂器品牌里脫穎而出:在今年全球疫情籠罩下,拿火仍然實現了營收同比增長 80%。

BLUE LAVA,有可能是智能鋼琴?
在主線產品形勢大好的情況下,拿火卻沒有停下向其他領域開拓的腳步,而作為一家信息科技公司,拿火也一直沒有隱藏對智能領域的熱情。音樂科班出身的創始人陸子天就曾向媒體透露,團隊正投入研發融合現有技術與音頻算法、智能軟硬件的新型樂器,以及與其配合的人機交互之音樂教育,尤其是智能鋼琴。

而這次 BLUE LAVA 注冊的商標類型中,我們就發現了09類“儀器儀表、計算機軟件”和41類“教育、培訓、娛樂”,正好符合了拿火之前的規劃。同時,我們在拿火的招聘信息里也發現了公司正招募智能系統開發以及鋼琴教師相關人才,不斷擴充團隊。也就是說,BLUE LAVA 很有可能就是拿火即將推出的智能鋼琴子品牌,并很可能上線相關的音樂教育平臺。
據介紹,拿火在一年內完成兩筆數千萬級的融資之后,主要用在了新產品、新服務的投入之上。團隊一方面聚焦于融匯新材料、新制造與新設計的樂器研發,一方面通過智能軟硬件降低音樂學習門檻,以此來服務更多用戶。在資金與原有技術、人才優勢的支撐下,拿火對智能鋼琴的研發變得可行且極具潛力。通過鋼琴打造拿火自己的音樂教育平臺,也是非常聰明的做法。
我們還可以期待什么?
拿火一直以來的革新性理念和新材料應用技術,在短短幾年的發展里就收獲了不少認可。產品的外觀可稱得上具有顛覆性:獨特的音孔設計,打破大眾對吉他的固有認知,也成了拿火的標志性元素。另一方面就是技術的革新,把碳纖維和一體成型技術結合的嘗試是行業內首創,與之配合的聲學設計也不負眾望。但對于新興的智能鋼琴領域來說,仍有很多問題等待解決。拿火又將交出怎樣的產品和方案?
近兩年國產品牌集體走高,拿火作為最活躍的其中一員,它的發展也不斷促進著市場的自我革新。回顧當年 LAVA ME 橫空出世引起的轟動,如果拿火真的決定開拓樂器世界里新的版圖,想必會拿出革命性的作品。對這樣一個新生代品牌來說,選擇踏入全新而陌生的領域需要極大的勇氣,但機會與風險總是共存的。我們非常希望 BLUE LAVA 的發布能再次為市場注入活力,也期待看到拿火為改變樂器行業的格局與風潮所做的每一次嘗試。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Copyright © 2014-2017 生活周刊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如果本站部分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您告知,我們會立即處理。對本站有任何建議、意見或投訴聯系:lianxi@sohu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