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代年輕人追隨“潮流”消費趨勢,也是文化消費的主流人群。
成長于互聯網繁榮發展年代的“95后”“00后”,創造并追逐時下最新鮮的元素,行走在流行文化前列。他們對新事物擁有極高的包容度,對文化產品有著多樣化和品質化的消費主張。
潮玩、手辦、二次元、國風……成為這代年輕人的“心頭好”,短視頻和直播成為他們文化消費的重要渠道。漫威、變形金剛、流浪地球等IP合作搭配傳統手藝的銅制產品,正通過@銅師傅官方旗艦店 抖音電商直播間,走進年輕人的生活。
傳統與潮流在銅師傅的銅工藝品上似乎達成了某種奇妙的融合。這不禁讓人好奇,這個傳統工藝品牌,究竟是如何抓住了當下年輕人?

銅師傅創始人俞光
決心把冷門的工藝做“熱”
很長一段時間里,市面上主流的銅工藝品符合大家對于傳統工藝品的想象:造型復古,充滿藝術感,同時也昂貴。這也是銅師傅創始人俞光第一次準備購買銅工藝品時的感受。這位“70后”做過十多年的衛浴產品生意,因辦公室里的木制“關公”裂開了,他想另外買一尊銅制的。“好不容易找到一尊做工稍微好點的‘關公’銅像,結果一打聽價格:120萬。”
俞光跟銅打了十多年交道,衛浴水龍頭就是銅制的,他很清楚市面上銅產品的原料成本,這尊一米高的“關公”銅像貴得令人咋舌。
俞光學過美術專業,加上多年生意經驗,他深知銅是一種非常適合用于家居裝飾品的材料。也正是這次經歷,讓俞光打定主意,開一家銅工藝品公司:這可能是一次機會,讓冷門的銅工藝品成為家家買得起、用著好的產品。
他調研和分析了當時市面上銅制產品,“貴是其一,尤其是大師作品,動輒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一件,跟老百姓家里需要的美化家居功能相去甚遠了。”俞光說。
另一個特質是造型古老,都是一些做工比較粗糙的古代銅仿制品…… 與年輕人看重的現代家居風格格格不入,無論是造型、配色還是藝術設計理念,似乎都不適宜日常生活場景。
俞光想做的,是符合年輕審美的現代銅工藝品。在他看來,市場空缺背后蘊含著巨大的機會。
美術專業出身的他懂設計,做了多年家居產品生意,又讓他熟知原料成本,能夠打造穩定的供應鏈。
2014年,俞光創辦了銅師傅品牌。租工廠、買設備、招員工……公司很快便運作起來了。僅五個月的時間,從“關公”銅像到小沙彌,他們不斷迭代設計、嘗試了上百個模具,攻克了銅在澆筑過程中容易出現氣孔的難題,俞光團隊終于制作出造型新穎、價格平實的銅工藝品。
做銅工藝品,俞光最看重品質。銅師傅每款產品都是靠匠人一點點打磨而成,從原料到成品,銅工藝品制作使用傳統的失蠟法技藝,從頭到尾有60多道工序,每個環節都有嚴格的評審標準。有時候設計定稿、雕塑定稿,甚至銅胚也定稿了,但因為上色不如意,產品也會被全部舍棄。“與其讓消費者拋棄我們,不如自己先拋棄自己”。
第一個“爆款”是一只銅制小葫蘆。許多消費者將它買來掛在車上,寓意“一路平安”。“80后”汪小霞對這只葫蘆印象深刻,這是她在銅師傅買的第一只銅工藝品,“因為幾年前銅工藝品行業里那種便宜的葫蘆都要大幾十甚至幾百,我沒記錯的話,當時在銅師傅只花了29塊9。”
后來,汪小霞陸續在銅師傅購入了變形金剛和漫威的銅工藝品,再后來,她成為銅師傅的一名員工。汪小霞記得她第一次參觀銅師傅生產車間時的震撼。她本以為如此大的體量,應該是機械化批量生產,“去了以后才發現,全部都是靠手工完成。”

銅工藝品制作的澆鑄環節
好內容可以帶來“爆款”
創立銅師傅8年來,俞光做過許多大膽的決策。
2014年,早在銅師傅第一只銅工藝品被生產出來之前,俞光便決定“專注線上”。線下門店的定價必須考慮房租水電和營業費用,取舍之下,他決定專注做線上生意,提升價格競爭力,還不受地域限制。
俞光經常鼓勵消費者去貨比三家,他對品質有絕對自信,“消費者拿到我們的產品,他只會感覺到物超所值的驚喜。”
雖然生意穩定,但俞光發現,消費者們對銅制產品的認知畢竟有限,對它的印象或許還停留在許多年前,俞光需要一個平臺,讓更多人了解銅工藝品的魅力。“短視頻和直播,是很好的溝通和互動窗口。”
2020年,銅師傅入駐抖音,開通賬號@銅師傅官方旗艦店。
最開始,俞光請了專業的第三方團隊來拍攝,“有點貴”,另一個問題是三方團隊無法整天待在公司,對產品和人員沒有那么熟悉。后來,他專門組建了視頻團隊,10多個人,每天跟設計師、車間工人待在一起。從第一條關于失蠟法的視頻開始, 消費者驚嘆于銅制工藝的精妙,也料想不到銅工藝品居然還能被做成變形金剛、流浪地球等IP的樣子。
澆鑄、雕塑、修蠟、打磨和彩繪……一道道銅工藝品制作工序被搬上短視頻,帶到抖音電商直播間,一件件精致的工藝品從匠人手中完成,到消費者身邊。

匠人正在修蠟模
俞光不僅僅收獲了源源不斷的關注,更是打開了新的市場,直接體現就是“爆款”越來越多。“有時候突然一個作品視頻就火了,然后順帶著它帶來的效應,直接帶動產品銷量暴增。”
今年雙十一,銅師傅上架了一對銅獅子,因為做工復雜,成本不低,售價定了999塊,“在我們概念里面,上線一個月的新品,特別像這種客單價要近千元的東西,一個月銷售能超過1000套就已經不錯了。”沒想到,在抖音電商直播間,不到半天就被搶光了1000套,還都是預售。
當天,俞光在自己的抖音電商直播間,也賣出500套小獅子。“先上架了200套,幾秒鐘就搶光。”他不得不把500套分時間段上架,直播的時候還要不停地和觀眾解釋,“不是我們玩‘饑餓營銷’,是實在做不出來。”
到現在,銅師傅官方旗艦店已經通過抖音電商售出超50萬單商品。
在抖音電商做新品發售
如今,銅師傅的一些新品會在抖音電商先上架。
“一方面,抖音電商是絕佳的新品發售平臺。通過短視頻和直播的反饋,我們能夠很快知道產品是否受歡迎,這樣可以比較好地控制產品的備貨量。”俞光說:“如果受歡迎,我們馬上就加大備庫量,如果反響平平,我們就按原計劃備貨,或者減少一些。產品能不能火,其實馬上就知道結果了。”另外,抖音電商“看見手藝計劃”對手工藝品銷售有資源扶持。

@銅師傅官方旗艦店 抖音視頻內容
抖音電商做的是興趣電商模式,“我是覺得非常有道理的,”俞光說,“現在年輕人購物的確重視興趣體驗,覺得這個東西不錯,我就買一點。”
在抖音電商平臺上,銅師傅的受眾各式各樣,他們未必是銅工藝品的忠實愛好者,也可能被某條視頻,或某個產品吸引,從此“入坑”。俞光稱這種銷售模式為“貨找人”,面向的受眾廣闊。
雙11大促已經開始,銅師傅官方旗艦店推出新品:恐龍骨架和限定款兔子。結果,第一天直播便賣出了728個恐龍骨架和1000多只限定款兔子,“相當于兩天已經把所有的庫存賣完了。”
銅師傅的每件產品都是匠人制作出來的,不同工人負責不同款式,即便某款新品爆了,也無法任意調配。在銅師傅,俞光尊重所有手藝人的創作,從不以銷量論英雄。所有設計師必須是“去大師化”的。銅師傅成立這么多年,公司從來不會推崇大師,工資、獎金也都是按照作品的難度計算,而非是否爆款。
當然,雕塑師們也很關心銷售。如果作品賣爆了,“他會很開心地發個朋友圈什么的,這是他自發的一種榮譽感。”
俞光加了銅師傅的粉絲群,有時他看到銅粉們搶到了預售,馬上把訂單截圖發來群里炫耀。那是他作為生意人、作為手藝人最幸福的時刻,他對銅制行業市場的未來充滿信心,“一個作品能受到這么廣泛的喜歡,它的市場其實是非常大的。”
“今年,在抖音商城布局是一個新的方向。”俞光表示,‘貨找人’是用好的視頻或者內容激發消費者購買興趣,而銅工藝品本身也是好內容,如何把好的產品直接展示給消費者也是下一步要做的事兒。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Copyright © 2014-2017 生活周刊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如果本站部分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您告知,我們會立即處理。對本站有任何建議、意見或投訴聯系:lianxi@sohu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