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午,全國首批「飛秒激光輔助超聲乳化白內障聯合Synergy躍無級®人工晶體植入術」由北京愛爾英智眼科醫院院長李紹偉教授親自完成。手術的成功實施,標志一款新型白內障人工晶體在北京正式落地并應用于臨床,為廣大白內障與老花眼患者,提供從33cm到遠距離的高質量連續視力,進一步提升白內障患者術后視覺質量。

(李紹偉教授與眼力健白內障事業部華北大區經理郝靚男合影)

陳先生(化名)就是這項手術的受益人,今年34歲,是頂尖科研機構的科研工作者,患有800度左右的高度近視,一年前突覺右眼視力明顯下降,檢查后被診斷為白內障,視力僅有0.25。“我的工作每天都離不開手機、電腦和開會的PPT,也需要進行精密的科學實驗,對近視力的要求比較高。自從患上白內障后,我做了很多功課,這款新型人工晶體在國內成功獲批上市后,我一直在等機會,期待李院長的妙手能讓我擺脫戴了多年的眼鏡,同時擁有很好的看近視力。”
「幸運第一人」背后,是醫生的嚴格把關
李紹偉教授介紹,白內障手術中人工晶體的選擇,醫生會從多個方面進行嚴格評估。首先肯定是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但也會根據患者的檢查情況和個性化用眼需求給出合理化建議,并不是最貴最新的才好,只有適合患者的才是最好的。其次要嚴格把控手術適應癥,患者的各項指標都達標才能做。作為醫生,必須對患者負責。
“這位患者他同時患有白內障和高度近視,又正值事業的黃金期,用眼時間長,用眼場景豐富,對遠、中、近視力都有很高的要求。Synergy躍無級®人工晶體相比上一代連續視程產品新無級具有更好的視覺體驗,它能夠在模擬自然眼的同時,增強圖像對比敏感度,提高患者暗光下的視覺質量,看近可達33cm,更適合中國患者近距離的用眼需求。后面經過我們充分的檢查與評估,最終確定可以為他植入這枚新型人工晶體。”李紹偉教授繼續說道,“陳先生左眼雖然沒有白內障,但高度近視的問題也要一并解決,經研究溝通,建議采用ICL手術來矯正近視,這樣既能達到雙眼平衡,又讓他徹底擺脫戴了多年的眼鏡。”
經過嚴格周密的術前準備,3月28日上午,李紹偉教授成功實施了這臺備受矚目的飛秒激光輔助超聲乳化白內障聯合Synergy躍無級®人工晶體植入術。


(李紹偉教授為患者做手術)
7分鐘手術背后「大有乾坤」
李紹偉教授表示,白內障的術后效果,不僅取決于患者自身的眼部條件以及人工晶體的選擇,7分鐘手術的背后其實大有乾坤:嚴謹的術前檢查、精確的晶體測算、個性化的方案定制、先進的手術設備和精湛的手術技巧,更是缺一不可。
“要想為患者實現更好的術后視覺質量,人工晶體測量測算非常重要。每個人眼部結構差異很大,眼軸長度、角膜曲率、前房深度、晶體厚度等的差異都會直接影響術后效果。所以僅僅是術前的測量測算,我們就有4套以上的設備儀器提供支持,同時還采用了我們自己總結開發的更適合中國人高度近視眼人工晶狀體度數測算公式(LSW2公式),全面保障人工晶體測量測算的精準度。”李紹偉教授說道。
從復明性手術邁入屈光性手術時代
白內障是全球排名首位的致盲性眼病,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白內障發病率已達到80%,據估算人數或已超過2億,可以說只要生存時間足夠長,每個人都會得白內障,其中同屬晶體退化引起的眼科疾病老花眼會更早出現,通常在40歲左右。
手術是目前醫學界公認的治療白內障科學有效的方式,傳統白內障手術的目的是讓患者重獲光明,恢復部分視力。隨著壽命的延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老年人對視覺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能看得見,更要看得好、看得舒適,要能滿足更多場景化用眼需求,例如閱讀藥品說明書、使用電子產品、開車、夜行、運動、戶外活動等。同時,老花眼患者也有通過手術實現摘鏡的需求。隨著科技發展,白內障手術已從復明性手術時代邁入了屈光性手術時代,將會造福更多白內障及老花眼患者。
北京愛爾英智眼科醫院在白內障手術領域始終同步國際前沿技術,采用全球領先科技,為患者保駕護航。此次全國首批強生眼力健「飛秒激光輔助超聲乳化白內障聯合Synergy躍無級®人工晶體植入術」的成功實施,標志著北京愛爾英智眼科在屈光性白內障手術領域有了重要突破,再度邁上新的臺階。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Copyright © 2014-2017 生活周刊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如果本站部分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您告知,我們會立即處理。對本站有任何建議、意見或投訴聯系:lianxi@sohu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