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蒙古的茫茫草原,在貴州的綿綿群山,在山東的黃海邊……越來越多的青年人選擇從城市回到鄉村。于他們而言,回到家鄉不是尋求安逸,更不是逃避。#五四青年節#
與家鄉的村民不同,他們具有互聯網思維,懂得利用短視頻、直播工具,依托家鄉資源稟賦開啟各自的創業生涯。在日漸空心化的農村,返鄉創業青年帶來了不一樣的氣象,也切切實實改變了家鄉的面貌。
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讓我們一起認識三位返鄉創業青年。他們中有的從深圳回到貴州農村,在線教200多萬人種蘑菇;有的放棄程序員工作,回內蒙古草原和羊糞打交道;有的回鄉賣藍莓,帶動十幾位寶媽增收……雖然創業方向各不相同,但他們都在互聯網大潮中,找到了一條人生新路。
曾經只想逃離,如今義無反顧返鄉
曾經,逃離家鄉,是王靜最大的愿望。
1990年,王靜出生在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黃平縣,在她的記憶中,家鄉一直與貧窮深深地捆綁在一起。因為貧窮,王靜的母親在她上小學五年級時離家,撇下年幼的女兒和有殘疾的丈夫,再也沒有回來過。

王靜的家鄉在貴州山區
在王靜19歲之前,她一直暗下決心:“一定要走出大山,然后再也不回來了。”對于許多農村孩子而言,王靜的想法不難理解。曾經的貧窮給她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記,而遠方又有著天然的吸引力。
終于,19歲那年,中專畢業后,王靜被分配到深圳一家外資企業工作。她依然記得當初坐大巴車離開老家時的興奮,仿佛要去一個新的世界。
在這一點上,生于青島膠南農村的“85后”薛清鵬與王靜有些類似。他知道,只有離開農村,才能逃離祖祖輩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所以,薛清鵬還不到20歲就離開老家,到城里打工。
返鄉之前,薛清鵬嘗試做過許多工作,互聯網運營、水果批發……唯獨沒想過回家種地。
90后青年楊國民也沒想過回老家,接手父親的羊糞發酵生意。2010年,楊國民就離開了老家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那年,他考上了內蒙古大學,到了繁華的大城市,那里只有高樓大廈、車水馬龍,沒有草原和羊群。
在大學里,楊國民學的是計算機專業,是個徹底的理工男。畢業后,他南下蘇州、廈門,先做過幾年程序員,后來又轉到電商領域,月薪過萬。從茫茫草原到江南水鄉,楊國民見識到了不一樣的風景,自然也體驗了別樣的生活。
“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或許,每個返鄉創業青年都有各自的理由,但一個共同的理由就是對家鄉的眷戀,以及改變家鄉面貌的那股沖動。
在深圳時,王靜一邊工作,一邊讀了成人大學,每天往返于公司和學校之間。這樣的生活持續了數年,王靜靠著自己的堅持,獲得了大專學歷。但長年累月的奔波,也讓王靜疲憊不堪,她覺得大城市的熱鬧和繁華都與自己無關。這讓王靜更加思念家鄉,思念父親做的糟辣椒、酸湯和粉,甚至農村的雞鳴狗叫。2013年,王靜決定回老家黃平發展。
2017年,薛清鵬在一個朋友的帶動下,開始在青島做水果批發,主要做藍莓生意。幾年下來,他摸清了藍莓的門道,也積攢了不少行業里的資源。但另一方面,老家的父母年紀越來越大,妻子在家一邊帶孩子,一邊還要照顧老人,這讓薛清鵬越發感到歉疚。
2022年初,薛清鵬決定回到老家,尋找新的發展機會。薛清鵬的老家附近就是中國第一藍莓小鎮——寶山鎮。當地20多年的藍莓種植歷史,加上自己多年從事藍莓批發的經驗,薛清鵬還是想圍繞藍莓做文章。

藍莓
楊國民的返鄉,也有跟薛清鵬類似的原因。“我父親年紀大了,經營羊糞發酵廠有些力不從心,我應該回去幫他。”楊國民說。2021年,在南方工作7年后,楊國民回到了草原,變成了“小楊廠長”。
回到家鄉,帶著互聯網思維
表面上看,回到草原的楊國民,從一個理工男程序員,變成了終日與羊糞、肥料打交道的粗獷漢子。但實際上,上大學和7年工作經歷,已經改變了他。返鄉之初,楊國民就已經決定要徹底改變羊糞發酵肥料這門生意。
“以前,我家的產品主要銷往南方一些花卉苗木基地,那些客戶都是整車整車地買。”楊國民說。但是,前幾年由于疫情原因,交通運輸頻頻受阻,生意并不好做。
計算機專業出身的楊國民決定把互聯網思維發揮到產品營銷上。“我覺得羊糞肥料不僅可以用于大的種植園或改良土壤,城市家庭也可以用,尤其是陽臺經濟火起來之后。”楊國民說。
順著這個思路,楊國民對產品進行大膽創新,開發出統一包裝、多種規格的產品。“原先都是80斤一袋,現在有5斤裝、10斤裝等不同規格,可以滿足用戶的多種需求。”而在銷售渠道上,他也自然想到了已經如火如荼的抖音電商。很快,楊國民就組建起了10個人的營銷團隊,專門進行短視頻和直播帶貨。

楊國民的倉庫
薛清鵬和楊國民一樣,返鄉時有清晰的規劃和目標。還在做水果批發時,薛清鵬就開始接觸抖音,返鄉后,他也希望以這種方式,向外界推介家鄉的特產。
與楊國民組建專業團隊不同,薛清鵬的團隊只有他和妻子兩個人。“小兩口家的藍莓”這個賬號名,也由此而來。從2022年4月份起,薛清鵬開始種藍莓,通過抖音電商賣藍莓。“剛開始也是摸不著門道,一邊摸索一邊賣。”薛清鵬說。
薛清鵬
那陣子,薛清鵬白天干活,晚上就在家刷抖音,學習那些成熟的創作者。“看人家怎么拍視頻,怎么寫文案,然后跟著學。”
相比之下,王靜走上抖音電商這條路則波折得多。
剛回到家鄉,王靜先是在縣里一所學校做語文老師兼班主任。2014年,她結了婚,嫁到30多公里外的施秉縣,并在當地一家菌種公司上班。在菌種公司,王靜身兼數職,又做銷售又干電商運營,還要寫各種申報材料。當時,她肯定想不到,學到的這些技能會在幾年后幫自己大忙。
2017年,王靜的女兒出生了,她也辭了職,回家開了個小百貨店。但老家客流少,小店一個月下來也就賺兩三千。“這樣下去肯定不行。”王靜沒有安于現狀,她開始思考如何借助互聯網,改變自己的處境。
這時,在菌種公司工作的經歷派上了用場。王靜貸款十幾萬,建了茯苓基地和魔芋基地,還開了網店銷售農產品。不過,當時農產品電商尚在起步階段,王靜的嘗試雖有收獲但是不多,網店也只維持了一年多。
另覓出路的王靜把目光投向了抖音電商。幾年前,王靜參加過當地政府組織的培訓,意識到可以通過抖音帶貨,但當時,電商還未成為抖音的發力重點。直到2019年初,王靜決定關了百貨店,全身心投入抖音電商。
如今,作為農村生活記錄者的王靜,在抖音有266萬粉絲。有人說,“266萬人跟著王靜學種蘑菇”,這一點都不夸張。“去年食用菌棒銷量是625噸。”王靜說。
在抖音電商,發現人生新路
剛開始拍抖音,王靜遭到了許多質疑和非議。那時,從內容策劃、出鏡,到文案、剪輯,都是王靜一個人完成。素材拍好,她經常抱著手機搗鼓幾個小時,家里老人都看不下去了。“好好的老師不做,跑回來打工、開店,現在又整天玩手機……”這樣的議論,總是會傳到王靜的耳朵里。
面對質疑,王靜沒有反駁,她只能堅持。
王靜的遭遇,或許是每一個返鄉創業青年都必然要經歷的過程。周遭的白眼、家人的不解,還有未來的不確定,都是壓在他們肩上的重擔。面對這些,返鄉創業青年只能咬牙堅持,并盡快證明自己。
起初,王靜也沒有想好自己在抖音的創作方向。她嘗試過很多風格,甚至試過唱歌跳舞,但最終她終于意識到:“我一定要給別人帶來價值,我的內容才有意義。”而王靜最拿手的,當然是種植菌類的專業技術。
于是,王靜開始轉向分享和傳播農業技術。在她的抖音賬號里,1300多條短視頻,絕大多數都是王靜分享種植平菇、木耳、茯苓、黑皮雞樅、靈芝、竹蓀等各類菌種的內容,一條用玉米芯種平菇的視頻就讓她收獲上百萬點贊。在粉絲的呼吁下,她還推薦了不少食用菌棒、蘑菇盒等蘑菇種植材料。王靜的粉絲中,一部分是覺得王靜分享的蘑菇種植方法簡單,只需在菌棒或蘑菇盒上噴點水就能出菇,在家里嘗試、嘗鮮;但還有相當一部分有規模化種植需求,希望以此增收。
王靜介紹,一斤菇的成本只需要1塊錢左右,拿到市場上,能賣到4到7塊一斤,凈利潤在三到五塊。“我種的平菇,昨天拿到集上,6塊錢一斤,二三十斤,一個小時就被搶光了。”有粉絲分享說。

王靜在指導農戶種植平菇,并查看出菇情況
不僅通過視頻和直播教學,王靜也經常輾轉各地,現場指導農戶種植。逐漸地,王靜掌握的農業技術越來越豐富,從菌類種植到中草藥種植都有涉獵。就在4月底,她還被請到北京,參加了一個農技推廣研討會,并在會上做了分享。

去北京參加研討會的王靜
與王靜不同,楊國民和薛清鵬開啟抖音電商之旅雖然相對更晚,但目的也更明確。“我當時發現,網上賣的發酵羊糞肥料品質參差不齊,有的是發酵不到位,有的會摻土,但那些價格都很便宜。我就想,要把這個產品質量做到最好。”楊國民說,自從決定在抖音電商賣產品,就定下了這個標準。
雖然定下了這個大目標,但真正做起來,楊國民才發現并不容易。
作為理工男,楊國民其實不善言辭。實際上,這也是他轉戰抖音電商的原因之一。
“我爸那一代人做生意,需要跟客戶吃飯喝酒,我應付不來這些生意場上的事。”楊國民說。也是因此,雖然接手了父親的生意,楊國民卻沒有父親的銷售渠道。換句話說,開辟短視頻和直播帶貨模式,是楊國民不得不做的事,“互聯網更適合我一些”。楊國民說,自己接手后,銷量與父親經營工廠時差不多,但效益提升了不少。更重要的是,現在的產品面向更大的用戶群體,經營風險自然低了許多。
短視頻里的楊國民
挺過了最初的艱難和不適,到了2022年,陽臺經濟開始火起來,楊國民的發酵純羊糞有機肥開始被市場認可。在他看來,羊糞肥的用戶并不需要刻意培育。“只要用戶買回去使用后發現有效,就會重復購買,所以我也不怕別人打價格戰,只要把質量做上去就行。”
為此,楊國民堅持用純羊糞作原料。經過長達半年高溫發酵后的高品質羊糞肥,形狀呈絮狀,質地細膩,沒有雜質,也沒有異味。“肥力溫和,不傷根、不燒苗,這樣的羊糞肥才是養花種菜的好幫手。”楊國民說,現在,自己的產品不僅在直播間受到粉絲追捧,一些專門從事園藝花卉的農場和苗木基地也成了他的固定用戶。
楊國民把羊糞變廢為寶,打造成小眾“爆品”。薛清鵬賣的則是農產品電商中公認難度最大的品類——生鮮水果。成熟的藍莓,美味,但也易碎。如何確保嬌貴的藍莓能順利送到用戶手中,是薛清鵬面臨的最大難題,否則,售后率會居高不下。
好在,薛清鵬從事藍莓批發的經驗讓他練出一雙慧眼。他能在不同品種、不同成熟度的藍莓中,準確選出耐儲存、適合物流運輸的那一種。

薛清鵬賣的每一顆藍莓都要經過嚴格篩選
在選品方面,薛清鵬也花了不少心思。除了自己種的藍莓,薛清鵬也有固定的合作農戶,但在選品時,他堅持一個原則:不打膨大劑和催熟劑。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藍莓“九分甜一分酸,還帶有一點清香味”。盡管價格不算低,但薛清鵬的藍莓還是廣受歡迎,“最多的一個買家復購20多次”。
在家鄉,帶來真真切切的改變
農村空心化、留守兒童、空巢老人……這些年來,圍繞農村,全社會討論最多的就是這些話題。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返鄉創業,給農村帶來了新氣象的同時,也為解決三農問題提供了一種有益嘗試。
而返鄉創業青年們扎根鄉村,通過短視頻和直播間,實實在在地發展鄉村產業,給家鄉帶來真真切切的改變。
如今,王靜的團隊已經擴大到11個人。“包括我在內,一共有4個大學生。”王靜說,團隊成員都是在自己的帶動下,從城市返回家鄉。

王靜在指導農戶種植天麻
“我們不僅要教會農民種植,還要幫他們把農產品賣出去。”王靜說,2022年,通過抖音電商,她不僅賣出625噸食用菌棒,還為當地賣出110噸茯苓、魔芋等農產品。王靜賣的食用菌棒來自合作廠商,而茯苓、魔芋等,都來自周邊農戶。通過這種方式,王靜直接幫助八九百戶農戶實現增收。
“一個湖北的粉絲,他是個殘疾人,只能用雙手操作。他在我這購買了菌種,通過我的視頻學會了用玉米芯種植平菇,把種出來的平菇拿到市場上賣,通過這項農技增加了收益。”王靜說,鄰縣黃平縣也有一個粉絲從2017年起就跟著自己買菌種、學習種茯苓,現在種植規模已經發展到上千畝。通過規模化種植茯苓,這個粉絲也實現增收致富,“2021年買了新車,現在正在蓋新房”。另外,在王靜的帶動下,當地有越來越多的人做起了抖音電商,借助短視頻和直播對外展示、銷售自己的產品。
在團隊的努力之下,楊國民的發酵羊糞有機肥在抖音電商大受歡迎。“一個月平均銷售2萬單,算分量,差不多是300噸。”現在,楊國民團隊每天都會直播,每場直播持續4個小時,一場下來最多成交3000余單,目前店鋪總銷量已經接近30萬單。
營銷團隊只是楊國民團隊中的一部分,在羊糞發酵廠,還有六七個工人在忙碌著。趕上生產旺季,還得招聘不少臨時工。而在產業鏈的最上游,還有更多牧民因楊國民而受益。“我們合作的牧民有四五十戶,他們會固定給我們供應羊糞。”楊國民說。羊糞一般是牧民家自用一部分或者直接廢棄,而楊國民收購的價格是150元一噸,這對牧民來說,也是增加了一項收入來源。“所以很多牧民都是自己開車把羊糞給我們送到工廠。”
平日里,薛清鵬每天都會固定直播三次,白天在大棚里直播講解藍莓,晚上在家里直播賣藍莓。他說,作為樸實的山東人,勤奮和真誠就是自己的特點,產品品質就是自己的賣點。

正在打包發貨的薛清鵬
從去年5月到現在,薛清鵬在直播間賣出3萬多單藍莓。“我給很多寶媽解決了就業問題。”薛清鵬笑著說,平時打包發貨聘請的都是兼職寶媽,這項工作時間自由,在家門口就能打工掙錢。“到下午四五點鐘快遞就發車了,不耽誤接孩子放學。”薛清鵬說,多的時候,需要同時聘請十幾人。
剛剛過去的五一節,大部分人都在享受假期的時候,王靜、楊國民、薛清鵬仍然在直播間里忙碌著……他們都是既平凡又不凡的青年勞動者。在互聯網浪潮中,他們抓住機遇,找到人生新路的同時,也通過返鄉創業改變了家鄉。他們,是時代的同行者。
也是因此,三位返鄉創業青年的故事,才被抖音電商“尋找同行者”(https://www.douyinec.com/tongxing)計劃關注到。“尋找同行者”是抖音電商的創作者成長大本營,致力于挖掘優質達人和商家,幫助他們在平臺實現更長遠的發展。其中,“與新生力同行”將持續關注青年電商創作者,講述年輕人在抖音電商尋找方向、實現夢想的故事,助力青年創作者獲得更多關注和機會,與他們在創業路上探索更多新可能。
談及返鄉幾年的感受,三位創業者都覺得,盡管起步艱難,過程中也充滿不易,但他們都堅信,只要堅持做好產品,返鄉創業這條路會越走越寬。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Copyright © 2014-2017 生活周刊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如果本站部分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您告知,我們會立即處理。對本站有任何建議、意見或投訴聯系:lianxi@sohu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