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北京6月30日電(馬蕓菲)6月30日,為積極尋找2016年普惠金融的最佳商業模式,探索服務弱勢群體的長效機制,不斷滿足農民、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需求,新華網聯合清華五道口《清華金融評論》在清華大學舉辦了第二屆中國普惠金融年會。在會上的對話環節,徽商銀行副行長慈亞平表示,國家已經把普惠金融作為一個戰略寫進了“十三五”規劃,為普惠金融提供了政策保障,有利于促進經濟的均衡發展。
慈亞平表示,普惠金融上升為國家戰略之后,主要將產生三點影響:第一,有助于金融扶貧。慈亞平說:“從政策層面來說應該說給我們提供了保障。所以我們做金融扶貧,應該說是方向對頭,道路正確,我覺得大家做起來很有底氣。”
其次,有利于金融資源的供給分配。慈亞平認為,實際上普惠金融就是要針對弱勢群體,針對金融資源享受不到的地方。按照這個思路,普惠金融在發展過程當中可以讓金融資源的分配更加合理化、公平化。
第三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慈亞平說:“特別是有利于促進經濟的均衡發展。因為現在城市經濟相對來說比較發達,在農村特別是一些偏遠地區農村經濟比較落后。整個經濟壓要有一個均衡發展,也必須把農村普惠金融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