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后,融資返場的熱情迅速回升。上周滬深兩市震蕩反彈,量能也逐步回升,這背后融資客恰恰貢獻了重要力量。據Wind資訊數據,2月9日滬深股市兩融余額報8848.93億元,較前一周增加169.12億元,增幅達1.95%,為近4個月以來的單周新高。其中,滬市兩融余額更是大增2.47%,一舉刷新了近半年以來的新高。而這恰恰與融資客藍籌情結的重新升溫有關,無論是行業板塊還是個股,上周融資凈買入居前的幾乎被權重藍籌所包攬。
融資周凈買入逾116億元
上周作為春節后的首個交易周,各路資金開始陸續返場,兩市成交量逐步回升,股指也隨之出現反彈。這其中,融資客的積極加倉功不可沒。
據Wind資訊數據,截至2月9日,滬深股市兩融余額報8848.93億元,其中滬市兩融余額報5133.01億元,深市兩融余額為3715.92億元。
融資方面,2月9日的融資余額為8813.32億元,當日融資買入額繼續增長,以378.05億元的金額創下了2016年12月15日以來的新高,不過融資償還額也繼續回升,并以339.63億元刷新1月16日以來的新高。由此可見,融資客參與的積極性明顯提高,融資也繼續呈現凈買入格局,當日凈買入了38.42億元,為連續5個交易日呈現凈買入格局。
而其實上周融資一直呈現出較強的加倉熱情。一方面,融資凈買入金額呈現逐日提升狀態,從2月6日的260.60億元一直到2月9日增至378.05億元;另一方面,融資持續呈現凈買入格局,凈買入金額介于3.18億元至47.05億元,再加上2月3日融資也獲得一定程度凈買入,這與節前連續13日凈流出的狀態形成鮮明對比。
不過正是在融資積極加倉的背景之下,上周滬深股市兩融余額周內增加了169.12億元,增幅達1.95%,不僅是連續八周下降后首度轉增,也刷新了2016年10月中旬以來近4個月的新高。其中,滬市當周兩融余額增幅達2.47%,一舉刷新了2016年8月中旬以來的近半年新高;深市兩融余額增幅則只有1.23%,僅僅為不到3個月的周增幅新高。
藍籌權重股成“香餑餑”
這種滬市增幅明顯高于深市的情況恰恰反映出了上周融資客藍籌情結的快速回歸,以非銀金融、建筑裝飾、建筑材料、有色金屬等在內的一眾權重藍籌板塊重新成為融資客眼中的“香餑餑”。
上周4個交易日內,28個申萬一級行業板塊中除了電子和傳媒板塊分別遭遇了1.90億元和1.28億元的融資凈償還以外,其余26個行業板塊均獲得了不同程度的融資凈買入。其中,非銀金融和建筑裝飾板塊的融資凈買入額超過了10億元,分別為16.54億元和12.22億元,化工、建筑材料、國防軍工、有色金屬、交通運輸、汽車和房地產的融資凈買入額也都超過了5億元,具體金額分別為8.97億元、8.33億元、7.82億元、7.15億元、6.68億元、5.33億元和5.20億元。
個券角度看,上周融資重點加倉的股票也幾乎被權重藍籌股“包攬”。上周,中國平安、中國石化、安信信托和中國建筑的融資凈買入額超過了2億元,分別為4.71億元、3.38億元、2.45億元和2.09億元,緊隨其后的冀東水泥、蒙草生態、金科股份、中國電建、中國鋁業、中國重工、祁連山、中國石油、福星股份、中國船舶等17只標的股的融資凈買入額也都在1億元之上。不過凈償還額居前的股票也不乏權重藍籌股的身影,可見內部的分化也十分顯著。其中,鵬博士、保利地產和東旭光電上周融資凈償還規模都在1億元之上,方正證券、華麗家族、華電國際、中炬高新等8只標的股的融資凈償還額也都超過了5000萬元。(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