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以來,貨幣政策邊際收緊不僅讓股市、債市備受考驗,期市也遭遇當頭一棒。暴漲暴跌、來回搖擺的行情讓去年的“網紅”——CTA基金的賺錢效應明顯不足。從數據來看,CTA基金近3個月回撤明顯。私募人士稱,今年商品期貨市場的趨勢大概率上不能與去年相比,大部分擅長做中長期策略的CTA基金將頗受煎熬,甚至需要忍受較大回撤。不過,市場中結構性行情仍然可以期待。
CTA基金回撤明顯
春節以后的商品期貨市場備受投資者關注。而事實上,從去年12月以來,南華期貨商品指數呈現連續下跌的趨勢,今年1月中上旬短暫反彈后,1月中下旬即開啟了反復震蕩模式。部分做中長期趨勢跟蹤策略的CTA基金,較難在震蕩過程中把握住趨勢,經常被“兩邊打臉”,尤其春節前最后一周,單純由資金面推動的黑色系異常反彈讓不少基金管理人損失不小。
“據我了解,很多同行從去年12月開始就沒賺錢,甚至忍受著較大虧損。當前時點并不好判斷行情,市場猛烈地上或者下都屬情理之中,只看各家基金公司的數據模型能不能支撐到行情走出一波較大波動率的階段。其實,類似的情況在去年8、9月也出現過,當時同業比較普遍的回撤都在5%左右,這次的損失可能更重。”上海某知名CTA基金的投資經理說。他表示,盡管每個策略本身會根據行情進行調整,例如鈍化參數、降低倉位等,但這些不能根本解決目前的難題。
好買基金研究員龔麗蔚分析稱,2月3日黑色系出現一波較深跌幅,屬于意料之中的回落,因為商品期貨市場在1月下旬升水的情況下,純粹由資金驅動的反彈很難有持續的表現。在目前時點,基本面的因素依然很難為市場的上漲提供有效的支撐,因為部分產業鏈資金還沒真正進入到市場中,需要到3月份才會有比較明朗的趨勢。當前的行情不利于做中長期趨勢跟蹤的CTA基金,反而對部分做日內交易,比如小時或分鐘級別交易的基金比較有利,但是后者的資金容量通常較小。
根據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的數據,今年1月納入統計的CTA基金平均收益為-0.99%,去年10月至12月的平均收益則分別為3.88%、3.72%和-0.78%。
私募排排網的數據也顯示,在賺錢效應不足的情況下,去年12月成功翻紅的期貨私募僅有78家,占比尚不足4成,平均收益為正的期貨私募數量較前一月遭遇較大滑落。與此同時,高收益表現也同樣遭遇不小縮水。平均收益超10%的期貨私募降至5家,平均漲幅超20%的期貨私募僅有2家,平均漲幅超40%的期貨私募僅有1家。
期待三月復蘇行情
上述研究人士表示,無論從資金規模還是策略容量本身,在當前商品期貨市場中,做中長期趨勢跟蹤的CTA基金都多于做日內交易的CTA基金。因此,大部分此類管理人可能正在經受著去年以來最難的時刻。不過,她表示,等進入3月份,待資金、現貨交易和大宗商品需求都逐漸復蘇后,市場會出現更為明顯的上漲或下跌趨勢,將改善當前的狀況,結構性的行情也會逐步顯現。
上述滬上投資經理也表示,去年商品市場涌現了多重的利好因素,但在今年的大宗商品市場,資金流入大概率會放緩,大宗商品的需求可能也不如去年明朗,但結構性機會仍然存在,例如去年年末工業金屬走勢較好,今年初在一號文件等政策的支持及自身的補漲需求下,農產品的表現也更突出。另外,在不同時間段,市場也會表現出不同的賺錢效應,而這將與美元的走勢及美國的政策密切相關。(徐文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