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tv.people.com.cn/img/player/v.js"></script><script>showPlayer({id:"/pvservice/xml/2021/4/27/3dd9f313-c791-455b-adca-2094fd83b9d9.xml",width:600,height:372});</script>
延安革命紀念館組建于1950年7月,現有館藏文物3.5萬多件,歷史照片1萬余張,圖書3萬余冊,調查訪問資料百余卷。展品小方桌在陜北的農民家中隨處可見,人們把它擺在炕上,稱之為炕桌。這張炕桌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可它為什么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呢?這還得從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說起。
1936年2月,毛澤東、彭德懷率領東征部隊來到清澗縣袁家溝村,毛主席住在了老鄉白育才家中。為了方便主席辦公,主人把家里唯一的一張小炕桌搬來供主席使用,主席伏在這張小炕桌上,謀劃著紅軍東征的戰略部署。2月6日,陜北普降瑞雪,翌日清晨,主席披著一件藍布棉大衣,踩著厚厚的積雪登上高家塬時,遠看高原似蠟像奔馳,山巒似銀蛇起舞,一瀉千里的滔滔黃河,也失去了它往日的波濤,這壯麗的景象使毛主席心潮澎湃、詩情激蕩。回到窯洞里,他伏在這張小炕桌上,揮筆抒懷、一氣呵成,寫成了名篇《沁園春·雪》。
Copyright © 2014-2017 生活周刊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如果本站部分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您告知,我們會立即處理。對本站有任何建議、意見或投訴聯系:lianxi@sohu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