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于下滑中的聯想移動業務再度調整,三星電子手機業務原高管姜震空降聯想任副總裁,全面負責MBG中國業務的產品策略及產品管理,包括產品組合、產品規劃和運營。
出面公布此消息的人,正是在2016年11月接任聯想移動中國業務負責人、移動業務集團聯席總裁的喬健。此前被喬健接替的陳旭東,擔任聯想移動業務聯席總裁的時間也只有不到8個月。
不斷調整中的聯想移動面臨的難題一直是營收下滑以及在港股市場上估值偏低。此次引入三星高管,能否幫助聯想在國內手機市場上成功突圍?聯想手機品牌是否迎來全面調整?是否像去年底的傳聞那樣只保留摩托羅拉品牌?
引入三星電子手機業務高管
2月4日,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MBG聯席總裁喬健通過內部信宣布,聯想任命原三星電子的姜震(Jaden)為副總裁,全面負責MBG中國業務的產品策略及產品管理,包括產品組合、產品規劃和運營。
喬健在內部信中介紹新來的干將姜震稱,姜震來自三星電子,先后任職于韓國總部通信研究所、產品研發部門、產品市場部門以及中國手機戰略部門。他在產品規劃領域經驗全面,既有全球視野,又有中國本地的實戰經驗。
喬健表示,相信姜震對產品和市場的洞察力、創新精神和用戶思維,都將幫助中國區產品競爭力更上一層樓。任命公布后,聯想移動業務將形成喬健掌門,而姜震與常程將成為喬建的左膀右臂,分別負責移動業務的產品管理、軟硬件生態建設。
喬健是聯想最早做營銷、市場的人。業內認為HR出身的喬健深諳選人用人之道。但另一方面,也有分析認為,喬健對移動業務、產品沒有前任劉軍、陳旭東那樣理解,因此迫切需要熟悉移動業務的人才來推動移動業務的發展。
手機行業觀察家洪仕斌認為,三星是一家國際化大企業,在此任職的姜震作為中國區高管其實更多做的是消費者洞察,因為中國占全球市場份額很大,姜震要基于洞察提出建議。
2016年,聯想掌門人楊元慶在公開場合多次表示,“聯想手機要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在2016年初的CES(拉斯韋加斯的消費電子展)上,楊元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今年聯想移動會在成熟市場力爭突破。”
不過最新的IDC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智能手機銷售前五名為三星、蘋果、華為、OPPO、vivo,國產手機廠商在崛起,根據市場份額同比增長顯示,三星和蘋果的市場份額在縮減,來自中國的華為、OPPO和vivo市場份額在上升。而聯想再次出現在other選項里。
在喬健、常程、姜震形成的鐵三角架構下,聯想移動能否奮起直追,尚待觀察。
高層變動與搖擺不定的定位
曾經躋身“中華酷聯”四大手機廠商的聯想如今風光不再。這個失落的過程也是聯想手機業務高管頻頻變動的過程。
2014年聯想移動業務單獨成為MBG事業群。聯想老將劉軍操刀整個聯想手機的發展。2014年至2015年,聯想出現了黃金斗士、樂檬、S系列、ZUK、Vibe、Motorola等六個產品系列,分別覆蓋低、中、高三個領域。不過多品牌打法,使聯想力量分散,市場效果并不明顯。
2015年6月1日,劉軍卸任,陳旭東接任。
陳旭東執掌聯想移動僅8個月,留下的戰略思路是將產品線精簡,砍掉了2016年將近一半產品,并進行了品牌梳理:中國市場手機業務擁有三個子品牌,Moto主打中高端市場,聯想ZUK面向主流的消費市場,聯想樂檬定位于互聯網用戶。
在喬健接任陳旭東后,楊元慶在媒體溝通會上透露,未來的品牌整合會進一步加強,Moto將會成為聯想集團未來智能手機的唯一品牌。
外界據此推測,ZUK、樂檬等智能手機品牌也都整合在Moto旗下,這可能是ZUK將被整合的前兆。不過隨后不久,聯想集團副總裁、ZUK手機業務負責人常程否認了ZUK品牌將消失。
在聯想手機中國業務頻繁人事調整的背后,是楊元慶對聯想移動的期望并未實現。
從楊元慶發出了聯想移動絕地反擊的號角之后,聯想手機業務就一直在不斷調整。2016年4月1日,聯想移動宣布收回ZUK,去年4月的ZUK Z2 Pro和5月的Z2上市,雖然論壇和微博中的用戶反饋都不差,但實際的銷量卻始終是個謎。陳旭東曾在一次采訪中表示:“我們今年不會輕易談銷量。”
根據聯想集團公布的2017財年中期報告(2016年3月1日到2016年9月30日),聯想集團綜合收入同比下跌7%,個人電腦和智能設備業務的收入同比下跌8%,移動業務的收入同比下跌10%。
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為,聯想手機當前面臨最大的挑戰是產品本身競爭力不足。這個問題跟聯想手機定位不準息息相關。
“聯想手機現在主要是定位的問題,聯想從PC互聯網加碼手機市場,戰略定位模糊”,手機行業觀察人士洪仕斌認為,聯想依然以PC業務為主,移動互聯網目前在整個聯想體系中還處于輔助作用,因此定位一直不太清晰。
Moto主打模塊化尚未成功
放眼望去,如今國內市場正面臨競爭激烈之勢。聯想急需推出一部爆款手機,提升士氣。
行業觀察家梁振鵬認為,目前聯想品牌中最有價值的就是Moto,Lenovo這個品牌已經被毀掉,口碑太差,競爭力、返修率很高,很難東山再起。而Moto沒有出過嚴重的產品質量問題,30歲以上的用戶對它有感情,還有用戶支持。Moto是中高端商用用戶,口碑不錯,其他品牌沒有美譽度。
在梁振鵬看來,聯想手機目前亟待解決的是產品創新能力、影響力的問題,很難同時做好很多品牌。而手機品牌能否成功不取決于多品牌戰略,而是把一個品牌做好,OPPO、vivo就做一個品牌依然可以成功。如果產品在功能、性能方面都無法獲得消費者的廣泛認可,那任何一個品牌都無法成為主流品牌。
此前華為靠雙攝像頭、OPPO靠充電等特點均成功打造出爆款手機。
去年聯想手機的一大亮點是模塊化手機Moto Z,聯想對借模塊化突圍高端市場寄予厚望。去年12月,喬健在西安舉辦的創新科技大會系列峰會上透露,2017年會推出10多個模塊,每個季度3-4款的速度。業內普遍認為5G時代將在2020年到來,而聯想的模塊化手機已經開始為5G布局。
不過Moto Z在發布之后,到目前其銷量超過200萬部。模塊化之路能否打開市場尚待觀望。
近期摩根士丹利報告指出,雖然聯想集團個人電腦及智能手機去年末季(2017財年第三季)出貨量輕微改善,勝過預期,惟因產品組合不理想,料盈利上行空間有限,該行下調2017年每股盈測6%,2018-2019年每股盈測則各上調1%,目標價由4元升至4.2元,相當于2018年市盈率預測11倍,目前估值卻已達到13倍,維持“減持”評級。
聯想手機大事記
2010年
聯想發布第一個樂phone手機。
2011年1月
劉軍牽頭成立MIDH(移動互聯和數字家庭業務集團)。
2014年
聯想以29億美元的代價從谷歌手中接手了摩托羅拉公司。
2014年
聯想集團宣布將原本的MIDH集團重組并更名為MBG集團,聯想移動業務單獨成為事業群。
2014年4月1日
劉軍專門負責聯想移動業務,同時,劉軍由高級副總裁晉升為執行副總裁(EVP)。
2014年12月
聯想發布互聯網電商品牌“樂檬”,并先后推出K3、K3 Note兩款產品,主攻千元機市場。
2015年4月
聯想集團旗下、持有ZUK手機品牌的神奇工場正式獨立運營。
2015年6月1日
劉軍卸任移動業務集團總裁職務。繼任者是原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總裁、神奇工場CEO陳旭東。
2016年4月
ZUK回歸聯想,楊元慶稱,聯想有更大的平臺和資源,能夠把ZUK推向全球。
2016年9月6日
聯想移動正式發布模塊化手機Moto Z/Moto Z Play。
2016年11月
聯想宣布陳旭東不再掌舵聯想手機業務,而由主管全球人力資源的聯想集團副總裁喬健接任。
2017年1月
楊元慶表示,對聯想做手機非常有信心,預計2017年聯想手機業務將會扭虧為盈。
2017年2月
三星電子原高管姜震加盟聯想,正式擔任聯想副總裁。(記者 劉素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