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王瑩
2月3日,人們迎來了立春節氣,這是時隔120年后的再一次早春。一年之計在于春,在萬物復蘇的時節,人們開始辛勤勞作。立春過后,哪些事不能不知,一起來看看。
立春過后就是春天了嗎?
立春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此時,北半球氣溫、日照、降雨,開始趨于上升、增多。春天意味著風和日暖,鳥語花香,然而立春之時對全國大多數地方來說僅僅是春天的前奏,大多數地區還處在冬季。如果按氣象學所講連續5天平均氣溫超過10℃作為春季的開始,那么在我國,除了根本沒有冬季的廣州、福州等華南一些地區,2月份只有昆明和重慶算真正進入氣象學意義上的春季,一個月之后黃河以南地區才能進入春季,而黃河以北大部分地區則要等到四月方才迎來春天。
所以二月春風似剪刀、乍暖還寒時候,大家還是要注意保暖。
立春后的天氣關鍵詞有哪些?
今年立春來得早,根據中國氣象局數據顯示,二月天氣關鍵詞集中在雨雪、沙塵、霧、霾、冷空氣上。對于處在春運返程路上的廣大群眾尤其自駕車旅客而言,還要關注團霧現象。團霧普遍發生在夜間至清晨,由此導致的多車相撞事故主要集中在早上6點至9點。其中,雨后山區、河湖附近和低洼地段是團霧最易出沒的地方。團霧具有局地性、突發性的特點,因此當遇到團霧時,駕駛人員往往猝不及防、前方看不見時會本能急踩剎車,從而容易導致車輛追尾。
根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近年來的數據統計分析,今年春運期間,最易出現團霧的區域主要分布在福銀高速湖北段,滬昆高速湖南段、貴州段,包茂高速湖南段、四川段,京昆高速四川段。數據顯示,團霧多發路段的十條高速公路分別為滬昆、京港澳、滬渝、杭瑞、沈海、京昆、廈蓉、京臺、福銀、包茂。行駛到上述路段需要駕駛員加倍注意,保持安全車距,盡量不要突然加速或減速,以及突然變換車道;如果途中遇到團霧,要保持冷靜,不要因為驚慌而踩急剎車;如遇能見度小于50米的特強濃霧,建議車速不超過每小時20公里。
立春后,春耕春播忙起來
俗話說“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春耕春播無疑是農業生產最重要的環節。從二月中下旬開始,春耕春播春管工作將從我國最南端開啟,再逐漸向北有序開展,直到五月初,東北才正式進入耕種季節。
立春后,雨水也將悄然而至
春雨對農作物的長勢意義重大,全年的第2個節氣——雨水,就在二月。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太陽黃經達330度時,是二十四節氣的雨水。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為雨水。
我們根據對全國氣象站30年氣象資料的統計分析,“雨水”節氣期間(為統計方便,統一取2月18日至3月4日),我國各地的平均降水量分布明顯南多北少,東多西少。北方大部分地區雨水節氣期間降水量都在10mm以下,“春雨貴如油”,看來此言不虛。
立春后,慢性病患者應警惕倒春寒來襲
立春過后,專家提醒,對于高血壓、糖尿病、呼吸疾病、腦血管疾病等中老年慢性病患者來說,更應警惕倒春寒來襲,這期間容易導致血栓加速形成,甚至引起中風。對此,專家提醒,春季是鍛煉的好時節,如打太極拳、做健身操、放風箏、踏青爬山等有氧戶外活動,能有效增強機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但在寒冷天時,作息當“早臥晚起,必待日光”,避免早晚氣溫低或雨雪之時鍛煉,等太陽出來后再運動。(綜合中國氣象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