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人這一輩子,最怕的不是老,也不是病,而是老病纏身時,身邊人的態度變了味。年輕時我們總以為,血濃于水的親情、海誓山盟的愛情,能抵御所有風雨,可真到臥床難起、需要人照料的那天才發現,有些關系經不住 “麻煩” 的考驗。那些平時看似親近的人,可能會最先露出嫌棄的模樣 —— 不是嫌你拖累,就是嫌你麻煩,把曾經的情分拋在腦后。當你老了病了,首先嫌棄你的,往往是這 2 個人,現實又扎心,早知道早防備。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第一個人:只圖利益的子女,把你當 “負擔” 而非 “親人”
都說 “養兒防老”,可有些子女,從一開始就把父母當成 “長期投資”,而非真正的親人。他們小時候依賴你、討好你,是因為需要你的養育;長大后對你和顏悅色,是因為能從你這里得到好處 —— 可能是金錢支持,可能是幫著帶孩子,可能是在外人面前撐面子。可當你老了病了,再也給不了他們想要的,反而需要他們端茶倒水、花錢治病時,他們的態度就會立刻轉變,露出嫌棄的真面目。
他們會嫌你 “麻煩”,你想讓他們陪你去醫院,他們會說 “工作忙,你自己叫個車”;你夜里難受想喊他們幫忙,他們會不耐煩地說 “多大點事,別折騰人”;甚至會因為醫療費、照料時間跟你計較,覺得你 “拖累” 了他們的生活。對他們而言,你不再是需要心疼的父母,而是需要消耗時間、金錢的 “負擔”。更扎心的是,他們還會在外人面前裝委屈,說自己 “盡孝不易”,把所有責任推到你身上,仿佛你的老病是 “故意給他們添亂”。這樣的子女,早已被利益蒙蔽了心,你再怎么念及血緣,也換不來他們的真心照料。
第二個人:無真情的伴侶,把你當 “過客” 而非 “依靠”
年輕時的海誓山盟,總讓人以為 “夫妻本是同林鳥,患難與共不離棄”,可有些伴侶,從一開始就沒把你當成終身依靠,只是找個 “搭伙過日子” 的人。他們跟你結婚,可能是因為你條件合適,可能是因為到了該結婚的年紀,也可能是想找個人分擔生活壓力。平時日子過得順風順水,他們能跟你相敬如 “冰”,可一旦你老了病了,需要人長期照料,他們就會最先選擇 “逃避”,甚至露出嫌棄的態度。
他們會嫌你 “邋遢”,你行動不便弄臟了衣服,他們會皺著眉頭抱怨 “怎么這么不小心”;你說話不清、反應變慢,他們會懶得跟你溝通,甚至不愿跟你同處一室;更有甚者,會在你最需要陪伴的時候,找各種借口外出,把你一個人丟在家里。對他們而言,婚姻只是 “各取所需” 的合作,一旦你失去了 “合作價值”,無法再分擔家務、賺錢養家,他們就會毫不猶豫地嫌棄你、疏遠你。曾經的 “我愛你”“我養你”,都成了過期的謊言,只剩你在病床上獨自承受孤獨與寒心。
當你老了病了,最先嫌棄你的人,往往是你曾最信任、最依賴的人。這不是說所有親情、愛情都如此不堪,而是提醒我們,人性復雜,別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別人身上。
年輕時別只顧著為子女、伴侶付出,也要給自己留條后路 —— 存點養老錢,保養好身體,交幾個真心的朋友;別對任何人掏心掏肺到失去自我,要知道,真正的感情,從不是靠 “討好” 換來的,而是彼此珍惜、彼此支撐。老病不可怕,可怕的是身邊人的嫌棄與背叛。提前看清人心,多為自己打算,才能在老病來時,少些狼狽,多些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