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匠心,就是把簡單的事做好,然后再重復地做好,最后做到極致。”
擇一事,終一生
2017年9月15號,故宮人頭攢動,人們排隊四五個小時,只為目睹一眼18歲少年遺作的真容。

因為這幅畫能夠展出太難得了,故宮百年來僅僅展出過4次。錯過,有可能就是一生。這便是《千里江山圖》,而《千里江山圖》背后的故事又太過傳奇···

公元1113年4月,18歲的畫師王希孟日以繼夜,只為完成一項無比艱巨的任務——為老師獻畫。他的老師不是別人,正是愛文藝勝過愛江山的皇帝宋徽宗。嘔心瀝血大半年,畫作《千里江山圖》終于完成,宋徽宗看后龍顏大悅。
但幾年后,20馀歲的王希孟猝然離世,有人猜測他是因為這幅畫作,傷身過度導致早逝。

《千里江山圖》局部
史料中沒有關于王希孟的記載,而他也成了中國繪畫史上僅有的以一張畫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
也正因此,畫作的每次展出都極為難得,因為以蠶絲為載體,使用礦物顏料,歷經千年之后,只要打開畫卷,就容易損傷畫作原貌,美麗而脆弱。
好在千年后,有這樣一位手藝人,欣賞少年“用生命創作”的匠心精神,于是不計成本、不計工時地用銅版畫的形式,復刻出《千里江山圖》。

雖是采用銅版畫的形式,但不論是精湛的蝕刻技藝,還是色彩還原度,都驚艷眾人。

復刻《千里江山圖》的手藝人叫劉華,說起來你可能不信,20多年前,劉華與“銅”并無任何交集。
他出身雕刻世家,祖祖輩輩都從事木匠雕刻工藝,“祖輩太爺爺技術好,雕刻精美,在我們當地非常有名氣。”說起來劉華一臉自豪。

劉華
到劉華的父親,已是木匠雕刻第七代傳承,可以說家學淵源。但劉華剛從學校畢業那會,卻并未打算傳承家族的雕刻技藝,“當時只是單純地想給家里減輕經濟負擔。”但耳濡目染,跟著爺爺和父親當了幾年學徒后,他對傳統雕刻的熱愛一發不可收。

爺爺和父親看到他的專注與熱愛,更是毫不保留地傳給他許多外人所不知的雕刻經驗,劉華由此練就一手木雕好手藝,順理成章成為家族第八代傳人。

從事銅工藝則純屬意外,一次偶然的機會,劉華接觸到銅雕刻工藝,他發現將“銅”與“木”兩種材質結合起來,既可以繼承手工精細打磨鍛造的傳統,又能創作出剛柔并濟、韻味獨特的藝術品。

銅木結合的家具
銅木結合,剛柔并濟。“銅與木的結合可能是最完美的。”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將兩種完全不同的材質,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談何容易,單是工藝和工序的復雜程度就不言而喻。

那段時間,劉華像“瘋”了一樣,每天泡在工作室,經常是深更半夜還不休息。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千百次的探索琢磨,劉華終于研究出讓“銅”與“木”完美融合的秘密。

不過他并沒有自鳴得意,止步于此,而是在銅工藝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他繼續潛心深入研究銅版畫、銅雕刻、銅飾品的制作工藝。

每一件作品都親力親為。

有的作品從測量、打磨、切割、漂洗、著色···需要35道工序,其中有些工序完全可以交給工作室其他伙伴,但劉華追求完美,他要盯著。

這個對待作品追求極致完美的處女座手藝人,讓身邊的伙伴有時“恨”到牙癢癢。“他對作品的要求很高,可以說是不計成本,一張銅板幾千塊錢,只要有一點不滿意,他就要換一塊銅板重新開始···其實一般人根本看不出來。”

劉華的工具
但劉華卻不會騙自己,哪怕這件作品做到賠本,他也樂意。

他的作品不鑄模,全由一塊銅板一體成型,手工鍛打而出后通過高溫變色。造型渾然天成、貼近自然,高雅更顯禪意。

這種帶著滿滿“誠意”、“匠心”的純手工作品,獨一無二,讓人愛不釋手。而提到匠心精神,劉華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所謂匠心,就是把簡單的事做好,然后再重復地做好,最后做到極致。”

他是這么說,也是這么做的。一路走來,劉華獲得了太多榮譽:
2016年《兩儀古》獲中國茶藝術設計大獎;
2017年《銅壺電爐套裝》獲中國茶藝術設計大獎;
2017年《掐絲琺瑯開光四季書畫缸》獲產業示范獎;
2018年CIID亞洲青年文創設計大賽獲文創設計類銀獎。
同時本人獲杭州市第七屆民間工藝大師、全國工藝美術大師等榮譽稱號。
作品《禮樂之儀》更是榮獲2020年中國(杭州)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暨“神工杯”的金獎;《行云流水茶桌套裝》則一舉拿下2020年中國(杭州)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暨“神工杯”創意設計制作大賽金獎,劉華銅文化藝術館也在2020年被評為浙江省文化創意示范基地。

雖已榮譽滿身,但他依然每天靜靜坐在工作室的一角,雕幾個小木雕,提醒自己不忘初心。

如今,為了讓更多年輕人了解并傳承我們的傳統手工藝,劉華會從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時間,免費給孩子們普及。

線下普及的影響力畢竟有限,劉華還開始借助抖音等短視頻平臺,宣傳我們的銅文化。

在這一過程中,劉華也在思考:“在古代只有皇家貴族才能用銅,銅工藝品大氣、高檔,但今時不同往日,怎樣才能讓價格合理的銅工藝品走進千家萬戶?”

他是制作銅藝作品的行家,但對電商卻不甚了解。好在抖音電商一直持續關注傳承并發揚我們傳統技藝的手藝人、匠人。

2021年6月,抖音電商推出“富藝計劃”,目的簡單純粹:就是要讓平臺上的非遺商品和傳統手工藝品,被更多人看見、了解和獲得,助力我們傳統文化的傳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的傳承。

不僅如此,抖音電商還為非遺傳承人、傳統手工藝人提供專業培訓、專項活動、資源扶持等,幫助大家掌握短視頻和直播技能,獲得更大的市場機會,促進傳統手藝在抖音上健康發展與成長。
非凡君了解到:過去一年,包括10位非遺傳承人在內,總共有85位手藝人借助抖音電商實現年收入過百萬,而非遺傳承人帶貨總成交額較去年更是增長15倍。

時代快速發展,我們的傳統技藝和非遺文化更該被珍視和宣傳,因為它是我們的文化之根。借助抖音電商,像劉華老師這樣的手藝人、匠人賺到了錢,既能讓祖輩的工藝傳承下來,又能讓這種技藝有利于民,何樂不為?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Copyright © 2014-2017 生活周刊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如果本站部分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您告知,我們會立即處理。對本站有任何建議、意見或投訴聯系:lianxi@sohu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