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春節前的最后一場直播,“谷哥”徐志新連續帶貨了上百種農產品。下播后,作為人大代表的他馬不停蹄地從黃岡市羅田縣燕窩灣村趕到武漢市參加湖北省“兩會”。
介紹完板栗,村民們又帶來了土雞。賣完土雞,后面拎著籃子賣干鹽菜、干筍絲、甜柿干,牽著牛羊等著賣出去換年貨的父老鄉親們,還排著長隊等著上直播間。這樣的日子,54歲的徐志新已經過了一年多。因為直播地點在村里的燕兒谷,徐志新也自稱“谷哥”。現在,“谷哥”已經是抖音電商助農領域的代表性達人。
回鄉12年,燕窩灣村第一書記徐志新早先通過發展鄉村休閑旅游帶動全村脫貧。2020年開始的電商直播,更是帶動全村人均純收入從2019年的1萬6千多元,在2022年邁上2萬元的臺階。村里在住人口也增長至近1000人,越來越接近戶籍人口。作為電商直播大村,燕窩灣村還吸納了河北、河南的人口來此就業。
1月16日,抖音電商“尋找同行者”(https://www.douyinec.com/tongxing)推出2022創作者故事,用三部微電影再現了不同領域創作者的真實經歷。其中《最長的面試》講述了身為律師的徐志新從大城市回鄉當“村官”,帶領全村致富的故事。
第一書記半路出家做直播

徐志新和村民們在直播間
1月11日,助農達人“谷哥”徐志新剛結束春節前的最后一場直播。在這場直播里,他帶貨了上百種產品,除了湖北各縣市的土特產,還有來自河南,安徽等大別山地區,以及云貴川脫貧地區的產品。
12月初開始到春節前,這是一段高強度的工作期。直播的攝像“陽”了,團隊不得不向羅田縣融媒體中心請求支援。中控“陽”了,供應鏈的同事頂上。最后,宰牛的師傅也病了。“宰牛師傅平時一天宰兩頭牛,直播期間他每天要宰十幾頭。”徐志新解釋。
唯獨徐志新本人場場不落,堅持到了1月11日最后一場。下播后,作為人大代表,他又馬不停蹄地趕到武漢市參加湖北省兩會。“我是天選打工人。”54歲的徐志新笑道。
可以肯定的是,直播帶貨并不在徐志新原本的人生藍圖里。
21年前,他放棄羅田縣司法局副局長的身份,去一線城市打拼、創業。12年前,作為清華大學和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兼職教授、北京律所高級合伙人的他,回到羅田縣燕窩灣村,成為村第一書記。此前,燕窩灣村年年換村書記,最多的一年換了4個,但徐志新立志帶鄉親父老們過上好日子。

微電影《最長的面試》劇照
徐志新一度接近過這個目標。12年前,徐志新開始在燕窩灣村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和養生養老產業。此后,燕兒谷成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全國首批國家森林康養基地,全國各地的游客來此度假、露營。僅研學旅游的學生,每年燕兒谷就要接待6至8萬人。村里的特色農產品銷量也由此增加。2016年,燕窩灣村脫貧摘帽,人均純收入漲了10倍。
但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將這一切打亂。游客人數大幅減少,原本熱鬧的燕兒谷陷入凋零。幾經摸索,徐志新想到了直播帶貨:無需線下接觸,又可以給村民增收。
但城里來的主播們不了解村里農產品的特色,只能千篇一律地程式化直播。徐志新不愿在一旁干著急,決定自己上播。
村民趕羊帶雞進直播間

徐志新和村民們在直播間
作為羅田本地人,徐志新對本地的土特產了如指掌。
從板栗到甜柿,從紅安苕到小黃姜,如何識別品質、本地土特產有何優勢,徐志新在直播間都能滔滔不絕地介紹。
徐志新直播還有一個特點,只要開播,附近的村民都可以帶著自家的農產品直接來到直播間。2月,村民挑著桂花板栗來;3月,村民帶著云霧茶來;4月,村民抱著自家散養的土雞來;9月中秋節,徐志新吟著“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和村民們在山頭的板栗樹下席地而坐,就地賣起了板栗刺球。
曾有75歲的老太太,聽兒子說谷哥直播間的東西賣得很快,便拎著60多個鵝蛋來找他。結果60多個鵝蛋,剛剛上架便一秒賣空。后來徐志新又跟她合作預售,半個月的鵝蛋只花了兩秒便被搶空。
一位賣羊肚菌的爺爺, 因為減產外加疫情,銷路一度受限。為了湊齊春耕的費用,他便挑了六七十斤來到徐志新的直播間碰碰運氣。最后,爺爺參加了三場直播,把幾百斤羊肚菌全部賣光。
最近,徐志新的直播間還來了許多殘疾人。在徐志新看來,他們的產品有獨特的優勢,“與普通人相比,他們的手工品更加精細。家禽、牲畜也都是散養的,因為數量少,更被精心照料”。
在徐志新的介紹下,這些好產品往往一上鏈接就賣光,還有熱心粉絲特地捐來了衣物。
“最近有天晚上7點多,一位74歲的老婆婆帶著筍子和甜柿干來。最后全部售出,賣出了2000元。粉絲們說讓婆婆過個好年。”徐志新回憶。
如今,徐志新已經是抖音電商助農領域的代表性達人。2022年,超1.5億元的優質山貨通過谷哥直播間走到千家萬戶,“谷哥”直播間場觀人次達到6億,超240萬人成交下單。

“谷哥”直播間展示佛手山藥面
云養模式受歡迎
但2022年6月,直播逐漸走上正軌的徐志新又發現了新的問題。
因為沒有冷鏈配送,山里的牛羊肉賣出去的路上,就有可能變質。為了穩定村民們的收入,徐志新想出了認養模式。例如,粉絲認養某戶村民的牛,每天交5元飼養費。同時,牛舍還會上攝像頭,認養人可以隨時打開軟件察看情況。等到豬、羊、牛長大,物流冷鏈落實到位后,再將肉寄給認養人。
這一模式推出后,徐志新還邀請粉絲來到燕窩灣村實地參觀。“云養模式一方面增加了用戶黏性,另一方面農戶也能夠提前鎖定用戶,按需生產,不再擔心養大了賣不出去。”徐志新介紹。
截至目前,徐志新的直播間已經有1000人參與云養模式。徐志新介紹,2023年團隊還將在羅田建設板栗種植基地。“每棵板栗樹都可以認養,每棵樹上掛籠子養鴿子,鴿子可以吃蟲。樹下養雞、養鵝、養牛。”

微電影《最長的面試》劇照
從黃岡走向全省
“抖音好物年貨節”期間,徐志新還開啟了“穿越北緯30°”計劃。從黃岡到宜昌,“谷哥”直播間留下不少“名場面”。
在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當地商戶帶著魚子醬來直播間,僅5分鐘就被熱情的粉絲一搶而空。
在五峰土家族自治縣,89歲的土家爺爺拿著自家熏的臘肉來直播間。“你們這兒還照相呢?”老人遲疑了一秒,不過他馬上回到主題,向現場的人群介紹自家的臘肉品質有保證,“童叟無欺”。徐志新看老人年紀大,說這塊臘肉多賣點錢,沒想到老人馬上回應:“公平交易,值多少就賣多少,不能多賣錢。”網友在評論區感嘆:“這次對‘童叟無欺’有了新的理解。”

年齡漸長,“天選打工人”徐志新卻好像離退休越來越遠了。談及2023年的計劃,徐志新滔滔不絕:打造谷哥甄選農產品基地示范園;繼續做強羅田縣的供應鏈,將黃岡建設成湖北農產品集散中心;將湖北省內優勢農產品分級、分類,做綠色、有機認證;把燕兒谷建成直播電商聚集地......
由于近期日程爆滿,徐志新每次都只能在晚上10點之后接受半小時采訪。當問及是否有退休的打算,徐志新笑道:“現在看來,沒法兒退休啦。”接著他又補充道:“干到人民不需要我為止。”
如果有一天退休了,最想做什么?徐志新笑道:“最想坐在村口曬太陽,和村里的老人一起,聞著板栗香、吃著甜柿干,談論一起奮斗的過往。”

關鍵詞:
Copyright © 2014-2017 生活周刊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如果本站部分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您告知,我們會立即處理。對本站有任何建議、意見或投訴聯系:lianxi@sohu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