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至12日,“山貨上頭條”助農活動走進貴州,抖音電商推出“風味貴州”專區,在省商務廳的指導下,攜手本地新農人和中小商家,發揮興趣電商特質,讓長順綠殼雞蛋、都勻毛尖等農特產品借力短視頻和直播,被更多消費者看見并認可。
當前,我國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啟動。把電商發展與鄉村發展結合起來,既能讓電商發展深入,也讓鄉村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電商助農,打通城鄉直供信息壁壘。縣長直播間“帶貨”、農民變“網紅”……電商平臺打通數字供應鏈,信息化助農駛上“快車道”,借力“互聯網+”拓寬特色農產品銷售渠道,也為農戶與消費者之間搭建了溝通橋梁。以“山貨上頭條”助農項目為例,借力直播和短視頻,讓鄉土特色文化與民俗隨之傳播,各地的鄉土小吃、家庭小炒、山貨海味等被展現出來,引人垂涎下單。消費者得到了舌尖上的實惠,農戶收獲了錢包鼓鼓的獲得感,不斷改善的民生福祉,正是在實實在在貿易交流中得到具體落實。
電商助農,讓小鄉村有了大舞臺。距離德江縣城20多公里的煥河村,通過電商直播,不僅讓消費者買到長在烏江邊上的臍橙、種在山林里的天麻、當地最新產出的臘肉、特色口味的蕨根粉等眾多貴州美食,視頻中展現出的美好鄉村也讓越來越多的游客拜訪煥河村,并在村子里建起了民宿、停車場等。電商與農村、農人、農品結合,由此帶來的生動局面,讓人期待。
電商助農,為鄉村發展提供持久動力。大到國家,小到鄉村,只要激發了新動能,都能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找到自己的全新增量。過去一年,短視頻平臺的“鄉村振興”相關話題視頻播放量超過22億,農村視頻總獲贊量129億,在此帶動下,農村視頻創作者收入同比增長15倍。興趣電商平臺正通過“貨、景、人”場景,助力鄉村振興實現可持續發展。
千年前的絲綢之路上,黔地馬幫翻越叢山,將農貨運至遠方。如今,黔貨借助興趣電商,跳進了千里之外的消費者購物車里。乘著高質量發展的東風,把握好互聯網這個“新增變量”,電商助農參與鄉村發展就一定能“黔景”無限、大有可為。(文章來源:貴州日報)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Copyright © 2014-2017 生活周刊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如果本站部分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您告知,我們會立即處理。對本站有任何建議、意見或投訴聯系:lianxi@sohu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