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已過去三分之一,你是拖延癥大軍之一嗎?計劃中的事都完成了嗎?五四青年節期間,由快克和中國青年報聯合打造的#如何看待近九成青年愛拖延#話題占據熱議榜37小時以上,并
2022年已過去三分之一,你是拖延癥大軍之一嗎?計劃中的事都完成了嗎?五四青年節期間,由快克和中國青年報聯合打造的#如何看待近九成青年愛拖延#話題占據熱議榜37小時以上,并在短短兩天的時間內閱讀量暴增至3億+,更把兩支相關視頻推上微博熱榜視頻榜TOP1。不難看出,“青年人拖延習慣”相關話題不僅引發青年群體共鳴,更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因此,國民品牌快克發起#快成為更好的自己#倡議,希望每一個青年人都能擺脫“拖延癥”,積極高效地安排好學習、工作和生活,做從容高效的行動派。

超九成青年有拖延習慣,學習、生活成拖延“重災區”
據快克發布的“青年人拖延癥調研結果”數據長圖顯示,超九成青年有拖延習慣,僅6.67%青年表示沒有拖延癥。其中,學習、生活兩方面分別以65.39%和56.4%的比例成為拖延癥“重災區”,其次是在工作和感情方面。快克還專門上線了一條趣味視頻,重現復習、減肥、戀愛、睡眠等青年人最容易犯拖延癥的四大場景,拖延與否的結果截然不同,引發青年人對拖延癥的深度思考。
值得慶幸的是,從快克的調研結果來看,青年人對自身拖延癥有比較清醒的認知。68.46%青年認為是自身惰性、自控力不足,42.59%和39.7%青年表示原因是時間充裕不著急、不喜歡這件事。僅16.66%青年覺得拖延結果并不是很差,因此得到了自我鼓勵。據悉,也有近8成的青年想嘗試或嘗試過一些方法來改變拖延習慣。
快克發起“快成為更好的自己”倡議,拒絕拖延從現在開始
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新時代中國青年生逢中華民族發展最好時期,物質發展環境更為優越,精神成長空間更為富足,擁有更高質量的發展條件,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拖延癥”雖算不上心理疾病,但卻是心理上的一種不健康狀態,往往與自卑、自責、負疚感、如影隨形,相伴而生。嚴重者甚至會引發抑郁癥、焦慮癥。因此,它不得不防,更不得不治。
快克發起“快成為更好的自己”倡議,不僅讓更多人了解到青年人“拖延癥”問題的嚴峻,還提出目標分解法、番茄工作法、四象限法則和減少干擾項四個治療拖延癥小竅門,更邀請“效率達人”提供腦洞創意,設計“拖延癥解決方案”文創周邊,作為“快克給青年人的禮物”,讓青年人從現在就行動起來,拒絕拖延。

“快克新青年”IP深入人心,詮釋青春公益新主張
事實上,這已不是快克第一次關注青年問題。從2020年開始,快克打造的“快克新青年”IP就是新時代青年的標簽,號召青年人積極奮進。青年強則國家強,他們是美好生活的創造者,是中國的希望和未來,也是民族品牌的傳承者。快克不僅彰顯出企業社會責任意識,更詮釋了青春公益新主張。
“快克新青年”所代表的品牌觀是有溫度、有愛、有使命感,所倡導的生活觀是要有一個健康、美好的生活,是有愛的生活態度,所倡導的價值觀是在新時代背景下做有理想的有志青年,是要有一個陽光、健康、快樂、充滿朝氣的奮斗人生。

快克,就是快速克服困難,成為更好的自己。在拖延癥這件事上,快克躬身力行,幫助每一位青年人都能認識到拖延癥的危害,繼而提供可行性的解決方案,讓青年在創新創業中走在前列,在社會文明建設中引風氣之先。
當然,對于感冒等病癥,快克同樣具備更快更好的療效。因此,無論任何情況,都可以信任快克。快克正為年輕人從身體到心理健康,構建堅實的堡壘,呵護并陪伴青年一代成長。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Copyright © 2014-2017 生活周刊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如果本站部分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您告知,我們會立即處理。對本站有任何建議、意見或投訴聯系:lianxi@sohu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