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圖書直播的1.0時代是出版單位努力切入賽道,那么2.0時代就是要在這片藍海中尋找自己合適的模式。
“1、2、3,上架。”2月19日,《長月無燼·完結篇》在鐵鐵的書架抖音直播間內銷售了超過2000單,成績亮眼。
鐵鐵的書架是磨鐵集團旗下小說閱讀賬號,2020年4月開始涉足直播領域,直播主要集中在抖音等平臺,其中抖音粉絲170.2萬,全網粉絲達400萬。而鐵鐵的書架在抖音近90天的直播銷量也達到了23.6萬單。
從零到現在,鐵鐵的書架這些成績的取得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
3次探尋形成直播生態
從開始的如何切入到現在尋找適合自己的直播模式,當前出版單位對圖書直播關注的焦點因需求的變化而改變。“目前我們的直播保證每天3小時以上,其中在抖音平臺從2021年7月起,幾乎沒斷播過。”磨鐵圖書新媒體營銷部高級經理曹靈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鐵鐵的書架的直播在經歷幾次嘗試后,逐漸確立了適合自己的模式,而整體上則是經歷了3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2020年4月到9月,屬于直播初試水階段,并成功地梳理出一整套的直播流程。曹靈表示,通過直播,核心賬號鐵鐵的書架能直接漲粉并沉淀大量付費用戶,積累大量垂直且有一定消費能力的讀者。
這一階段磨鐵圖書看到圖書帶貨達人崛起,判斷圖書行業的品牌自播存在發展空間,決定鐵鐵的書架每周五固定直播一場,但當時受人力的限制,沒有匹配專人做直播,由文案和運營人員兼做。曹靈說:“這個階段主要是開展直播嘗試,一方面了解和摸清了平臺直播的規則、玩法,另一方面測試出了公司各類重點書在直播間的帶貨轉化效果。最重要的是,我們逐步梳理出‘直播策劃—選品—直播預告—直播—復盤’這一套直播流程并不斷優化,為后續直播業務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第二階段是2020年10月到2021年6月,磨鐵圖書確定直播帶貨的潛力,明確直播業務是團隊未來長期投入的方向,開始匹配專人做直播,在抖音電商平臺上的直播頻率提升到每周3—4場,模式逐漸成熟。
曹靈表示,這個階段他們做了大量的直播嘗試,例如更換開播時間、邀請作者來公司直播、嘗試各種直播間新玩法等,一方面積累了大量的直播經驗,直播間的各項數據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將直播場次固定為日常場直播、新書預售專場直播、特定節點超重大場直播三大類,針對不同的場次匹配不同資源和人力。“定期和高頻率的直播,讓讀者逐漸養成來鐵鐵的書架觀看直播的習慣,能有效增強粉絲黏性,提高粉絲活躍度,對賬號的整體運營是有很大幫助的。”
第三階段則是2021年7月至今,團隊擴招,開始在平臺日播,每周直播14場,一場3小時起。這個階段鐵鐵的書架的直播效率穩步提升,直播業務穩定高速發展,并開始定期直播大場,不斷超越之前的成績。
在曹靈看來,這一階段的模式已經成熟,且形成一個完整生態閉環。“首先是直接實現銷售轉化和盈利,磨鐵自己的重點書也賣出了很多。而公司重點產品會得到穩定、持續、大量的曝光,幫助讀者建立對磨鐵品牌的認知,起到一定的品宣作用。”
短視頻給直播間導流
當前出版單位圖書自播是大勢所趨,開始試水直播的隊伍越來越龐大,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出版單位直播效率遠遠比不過頭部圖書帶貨達人。“頭部圖書帶貨達人擁有大量粉絲基礎、穩定的流量,能爭取到具有價格優勢的產品,直播效率高是正常的。但出版社也不能放棄做自播,相比跟達人合作,自播從長期來看是收益更高的事情。”曹靈如是說。
目前出版單位遇到最大的難題就是直播間流量來源的問題。雖然出版單位可以獲取付費流量,但是流量進直播間之后,能不能承接住并帶來轉化?為此,曹靈建議出版單位匹配“短視頻導流+提升直播間質量”獲取自然流量推薦。
在曹靈看來,短視頻能夠幫出版單位獲取到更多流量,而且短視頻提供的信息預告,能夠方便讀者知道今天直播主推產品或活動,更容易吸引讀者進入直播間。“在直播期間往往會有多條視頻播放量超過100萬,給直播間導流。”
短視頻帶鏈接有很大的銷售潛力,正常的直播帶貨視頻也能在直播間之外提供更多銷售轉化。曹靈說:“之前也有過這樣的情況,我們在直播期間拍攝的直播畫面視頻,帶商品鏈接也能有銷量超過1000冊的成績。直播可以更快了解讀者的喜好和習慣、感興趣的話題,來反哺我們的短視頻內容的生產制作,真正做到一魚多吃。”
不斷積累經驗解困惑
在提升直播間質量方面,平臺的建議顯得尤為重要,曹靈告訴記者,在這個過程中,抖音電商相關運營人員在提高鐵鐵的書架直播間的質量與效率方面,提出了不少針對性建議。“如引導粉絲加入粉絲團,并以定期穩定的開播與保證時長來獲得流量支持;每場直播的流量會受上一場直播數據的影響,因此要盡量保證每一場的直播在線人數;同時UV(獨立訪客)價值很重要,UV高的直播間,會更容易得到平臺的流量扶持。這些建議不僅幫助我們吸引流量,還轉化了不少優質流量。”
對于圖書直播的未來,曹靈認為大有可為:用戶消費習慣在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習慣觀看直播,用戶通過看直播消費是大勢所趨。而且相比線下書店或者傳統電商平臺,直播間里的主播相當于線上導購,不僅可以展示和介紹書,還能根據直播間評論有針對性地答疑,給讀者帶來更好的消費體驗。“對我們來說,有大量優質的圖書產品供應鏈支撐,可以賣公司自己的書,不需要去外部選品。”
在這個過程中,曹靈和整個團隊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市場上兼具行業垂直經驗和專業能力的人才不多,很難招聘到合適的人;工作節奏和工作強度跟傳統業務有很大區別,如為了配合讀者的時間,基本都是在晚上和周末包括節假日開播,跟朝九晚六的傳統業務工作節奏和強度很不一樣。
“業務太新,這是必然會遇到的問題和困境。出版社做自播,免不了經歷長時間的摸索和學習階段,如果能沉淀出成熟的方法論,可以從內部篩選人才批量培訓,公司針對新的業務形態提供對應的支撐,這樣才能越走越遠。”曹靈如是說。(文章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Copyright © 2014-2017 生活周刊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如果本站部分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您告知,我們會立即處理。對本站有任何建議、意見或投訴聯系:lianxi@sohu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