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檳榔,湖南人肯定都不陌生。湖南人最開始吃檳榔,是因為檳榔可以去瘴氣。雖然湖南不種植檳榔,但是檳榔干果的嚼食歷史卻也將近20年了。
從最開始街邊小推車售賣的芝麻檳榔,是那種圓圓的,極小的檳榔崽崽,裹上一層桂子油,再粘上少許芝麻,芝麻的香味和檳榔的味道融合,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而且耐嚼度也很不錯。由于價格便宜,分量足,因此迅速變成了當時男女老少口中的即食零食。同時,很多賣切檳榔的店子也開始冒出來,這種就是將成熟的檳榔干果經過一些前處理,再將其切成兩半或四瓣,在果腔內滴入桂子油,這就是湖南人經常說的“切檳榔”,相對于整包的檳榔,價格便宜是它的一大賣點。后來,經過包裝的檳榔開始流行,但口味比較一般,而且檳榔干果中的檳榔芯也未去除,導致入口較澀,口感不佳。

而隨著經濟的發展與檳榔行業的規模化,芝麻檳榔和切檳榔開始迅速消失在大眾的視野中,取而代之的是一包包,經過炮制,增香,去芯,點鹵水等等工藝,色香味俱全,甚至從外型都有著高標準的精制檳榔干果。而現在,嚼食檳榔一方面成為湖南當地男女老少的一種習慣;而另一方面,檳榔本身含有檳榔堿和檳榔次堿,具有一定的提神醒腦的作用,成為重體力勞動者,和需要長期熬夜工作人群的提神利器。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Copyright © 2014-2017 生活周刊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如果本站部分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您告知,我們會立即處理。對本站有任何建議、意見或投訴聯系:lianxi@sohu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