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是最好的養老。6月16日,終身教育與積極老齡觀“南山論壇”在深圳人才公園舉行。本次論壇由南山區委組織部、區教育局、區長青老齡大學聯合主辦,由國育未來教育科學(深圳)研究院協辦,邀請海內外專家和國內老年大學校區代表圍繞“終身教育與積極老齡觀”主題展開深入交流。旨在推動優質教育鏈條向老年教育延伸發展,倡導樂學、樂活、樂為,把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

教育部原部長助理李連寧、廣州市老年干部大學副校長王友農、中科院深圳先進院腦科學研究所所長王立平、美國教育專家伊麗莎白·蒙哥馬利、深圳健康養老學院院長倪赤丹、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吳遵民、香港教育大學國際教育和終身學習部教授譚小玲等多位專家學者應邀出席論壇,通過“線上+線下”方式進行主旨演講、專題報告;重慶市渝中區山城老年大學常務副校長劉利娜、廣州市天河區老年大學校長馬新、深圳市南山區粵海街道長青老齡大學校長葉曉然分享了各校辦學經驗。
海內外專家觀點啟智

李連寧:要積極化危為機,通過拓寬老年教育渠道、豐富老年教育資源、搭建老年教育服務平臺等措施,大力發展老年教育事業。

王友農:要按照老年教育規律來辦老年大學,遵循“師資社會化、教學相長、教學展示、課程設置和黨建融入”等規律,促進老年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王立平:打造“能復制的中國老年價值實現與健康生活新示范”,建立“半自循環”養老體系,緩解政府養老壓力,促進第三次分配實施,推動腦科學等前沿領域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的實施。

伊麗莎白·蒙哥馬利:老年人應該改變“老齡化”的觀念,樹立樂觀的精神,積極擁抱新機遇,重新規劃生活,使自己的老年生活煥發新春。

倪赤丹:深圳探索老干部系統全覆蓋的四級辦學網絡,對深圳構建“老有頤養”民生幸福標桿城市形成有效支撐,并逐漸成為我市老年人終身學習和社會參與的重要載體和平臺。

吳遵民:從“消極老齡化”轉變到“積極老齡化”,從原來的以娛樂、保健、福利為主的消極老年教育,轉向發揮其積極、主動、創造的老年教育,真正彰顯出老年人的內在價值與個體潛能。

譚小玲:對現有老年教育的成效性、老年教育機會的充足性和老年教育政策效果進行評估,明確積極老齡化和持續學習之間的關系。
特色校區案例分享

劉利娜
重慶市渝中區山城老年大學常務副校長劉利娜分享了渝中區圍繞理念創新、制度創新和內容創新,辦好老年大學的創新經驗。

馬新
廣州市天河區老年大學校長馬新介紹了天河區老年教育以服務需求為導向,推行“樂、學、為”教育方針,融合發展老年教育的特色做法。

葉曉然
南山區粵海街道長青老齡大學校長葉曉然分享了粵海街道圍繞長青標準,轉變辦學理念,創新“1+N”分散辦學模式破解社區辦學場地難題,辦好“家門口大學”的實踐探索。
廣東省人民政府督學、南山區長青老齡大學常務校長劉根平總結時表示,老年大學的創新發展,將促進終身教育體系的完善和學習型社會的建設。南山論壇要打造成集理論研究、學術交流和辦學經驗分享的老年教育與終身學習交流平臺,倡導志愿者精神,體現光源效應,探討“百歲人生”積極健康新路徑。

(圖片來源:“深圳老干部”公眾號)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Copyright © 2014-2017 生活周刊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如果本站部分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您告知,我們會立即處理。對本站有任何建議、意見或投訴聯系:lianxi@sohu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