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明自嘲演技歌技都一般。


演員的演技究竟好不好,確實存在觀眾個人主觀判斷,畢竟像梅麗爾·斯特里普這樣的演員,都被人公開說是“好萊塢最受高估的演員”。而像國內某些“鮮花”“鮮肉”,演技爛的名聲傳了好些年,依然大片大劇一部一部地演。說白了,任何演員都逃不掉被觀眾批評演技差的命運,區別只是有的演員只收獲少數、極少數的差評,有的則相反,經常斬獲滿滿的差評。
演員被批演技爛該怎么應對?有人選擇懟回去,有人自己忍下來,無論哪種反應都是人之常情,但最爽的回擊還是直接用作品和成績說話,像去年演《麻雀》被罵演技差,隨后就憑《七月與安生》從金馬獎戰到金像獎的周冬雨,就是做了完美回擊的好例子。畢竟,演員遭受批評,氣到要找路人“尬舞”,也不是個辦法。
對策
1
金句懟回去
效果:視乎演員的演技和口碑而定。
被批演技下滑,李小璐搬出“珠穆朗瑪”
昨日凌晨,有微博博主“圈學長”發文討論李小璐演技,稱她在同齡演員中起點和作品都算比較高的,“但金馬影后出道起點高,觀眾期望太高,后面主攻電視劇方向有點自降身價的意思,而且演技下降演的尷尬,現在除了甜馨媽,賈乃亮老婆,最近是真沒看到什么代表性的東西了”。文中還特地@李小璐的微博。
隨后,李小璐轉發了這則微博,并寫道:“既然你@我了,我就回答你。我的起點高與不高跟你沒有關系。我過我的生活跟你沒有關系。我的演技比你高出一個珠穆朗瑪峰,有本事跟我PK了再來評價,要不咱倆尬個舞也行。因為我的轉發你要火,不客氣,晚安。”
李小璐的回應熱度是有了,但對她有沒有“加分”則很難說。有網友稱贊李小璐“真性情”,但也有網友認為她找路人比演技很奇怪,批她情商堪憂。而這則微博熱炒了一上午,到下午就從李小璐的微博頁面中消失了。
四大天王中演技最差是他?黎明回擊獲贊
黎明近年來在影壇的存在感比劉德華、張學友和郭富城要小一些,尤其是去年香港電影金像獎“四大天王”中三人都入圍最佳男主角獎,許多網友當時還笑說“黎明去哪啦”。
早前,黎明參加金星的綜藝節目《今夜百樂門》,面對質疑,他大氣地自嘲:“現在很多年輕的演員長得很帥,演戲演技一般,唱歌也一般。其實當年我也一般,到現在也是一般。唯一替他們不值的就是他們生不逢時,假如早20年出生,今天已經是天王了。”
自嘲之后主持人金星依然吐槽黎明:“你是四大天王中演技最差的!”黎明立刻表示:“我可是最早拿影帝的!”
黎明2002年憑借《三更之回家》當上金馬影帝,但劉德華2000年已憑借《暗戰》當上金像影帝,但黎天王也確實是最早當上金馬影帝的天王,這回應也算是“一懟封喉”。
對策
2
以退為進型
效果:用好心態平息差評,后續努力更重要。
演出讓網友尷尬,
歐陽娜娜“自己活該”
“00后”歐陽娜娜去年主演的劇集《是!尚先生》去年播出后,遭遇網友大面積差評,甚至有網友截出她在戲中各種將自己內心話當旁白說出來的動圖畫面,讓更多網友圍觀她的“尷尬演技”。
早前,歐陽娜娜接受雜志采訪時談起此事,坦言有點難過,這是她和同伴們努力兩個月的作品。但她說自己并未為這件事掉過一滴淚,更不會因此決定不演戲,“我安慰自己說,其實沒有什么好難過的,因為已經拍完了,就沒辦法做任何改變。”
對于自己還未成年就得承受這么多批評一事,她坦言自己沒覺得委屈,“說難聽點,就是自己活該。這是我自己選的。”歐陽娜娜這一回應,反倒讓不少人對這十來歲的小女生刮目相看,稱她心態不錯,并鼓勵她好好磨練演技。
被貼花瓶標簽,金泰熙當是“成長機會”
前不久剛成為“Rain太太”的韓國女星金泰熙,出道以來時常遭遇有關演技方面的批評。她曾委屈表示,即使自己付出努力,呈現出與以往不同的演技,但看到的還是冰冷的視線,感覺很受傷。以前會感覺很委屈,會反問自己“我的演技就那么爛嗎?”“到底問題在哪里”“為什么大家只對我指指點點”。
而在此前出演韓劇《龍八夷》時,在發布會上她再度談起自己被炮轟是“演技很爛的花瓶”一事。她表示:“我虛心接受大眾對我的任何批評,會把差評當成我的成長機會。”她表示自己出道不久就當上女主角,當時在自己還沒做好充分準備時就挑大梁,給觀眾留下她“只憑高學歷和靚麗外表在演藝圈立足的花瓶”形象,金泰熙還謙虛說:“我會繼續努力,給觀眾展現全新的一面。”而此后她更以《龍八夷》獲得第8屆韓國電視劇大賞最優秀女演員獎,成功“雪恥”。
對策
3
冷靜分析型
效果:展現上進心理,正能量滿滿。
演技沒進步?林依晨分析是“撞墻期”
兩屆金鐘獎視后林依晨也都有遭到過演技方面的質疑。去年她主演電影《我的蛋男情人》,被網友批評演技還停留在《我可能不會愛你》中程又青角色時期,并勸她不要老重復自己。對此,林依晨表示:“的確是事實,我覺得我在角色上面是應該要有所變。”
她還自省分析:“可能是我比較沒讓大家看到有反差的一面,所以有些導演就不會想到我。但停滯也有停滯期要做的功課,而且我把自己的演藝事業拉得很長,希望能演到七老八十。如果拉長來看,就不會感覺那么緊張,目前對我來說也許是‘撞墻期’也不一定,但不能停止嘗試,也很期待有不一樣的角色。”這種“掏心掏肺”的回應,讓人看出林依晨的真誠,也能感受到她對演戲這份工作的重視。
專題策劃 黃文浩
專題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馬澤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