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鄂州輔警李超因一段段暖心視頻走紅網(wǎng)絡,被市民親切地稱為“陀螺哥”。這位39歲的輔警在平凡的交通疏導崗位上,用近十年的堅守詮釋了什么是責任與擔當。日復一日,他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馬路指揮家”,不僅用身體在行人與車流間筑起一道移動的安全屏障,更用那份質(zhì)樸的守護,喚醒著整座城市的感動。
鹽漬里的堅守,是寒來暑往最樸素的承諾。十年如一日,每當晨光熹微,他總會準時出現(xiàn)在那個沒有紅綠燈的繁忙路口,開始一天的工作。盛夏38度的高溫天氣里,他的警服被汗水反復浸透,凝結出斑駁的鹽痕;高考期間突降暴雨,他渾身濕透卻始終堅守,為學子們撐起一片安心。在這個每天清晨通行5000多人的路口,他一站就是整整十年。指揮交通看似簡單,但十年如一日地堅持,需要的卻是超越常人的毅力。而在寒來暑往的歲月更迭中,他正是用這樸實的行動守護著這座城市的每一個清晨,也用滿身鹽漬書寫著平凡崗位上的不凡擔當。
“不規(guī)范”的手勢,藏著最動人的規(guī)范。在楊灣路口,李超那看似不標準的手勢,恰恰成為他與行人、司機之間最有效的溝通語言。對他而言,比刻板標準更重要的,是如何在瞬息萬變的路口守護每個人的安全。每當車輛靠近,他總是快步上前,用身體在行人與車流之間筑起一道安全屏障;當早高峰車流如潮水般涌來時,他快速揮舞的手臂和響亮的提醒,總能第一時間化解潛在危險。這些看似“不規(guī)范”的動作,實則是他對路口實況的精準把握。不是在表演,而是在與時間賽跑、與隱患博弈。正因如此,過往群眾從他的手勢中讀懂了“把群眾護在身后”的赤誠初心,也由衷接納了這份獨特的指揮方式。在這個節(jié)奏飛快的時代,這種質(zhì)樸而直接的關懷,讓規(guī)則有了溫度,讓安全有了保障,更讓平凡的崗位閃耀出萬丈光芒。比起動作的標準,更可貴的是心中的準則。
掌聲與贊美的背后,是李超重守護輕得失的執(zhí)著。面對“收入不高何必較真”的勸解,他總是淡淡一笑,繼續(xù)堅守崗位。在這個沒有紅綠燈的路口,他找到了比物質(zhì)回報更珍貴的東西。當孩子們安全穿過馬路、上班族準時抵達單位、整座城市在有序中逐漸蘇醒,這些瞬間凝聚成的滿足感,已然超越了世俗的衡量標準。李超的故事之所以引發(fā)廣泛共鳴,也正是因為它觸動了我們內(nèi)心對純粹價值的向往。這或許就是為什么,在這個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的時代,當無數(shù)像李超一樣的普通人將平凡工作做到極致時,那些點點星光總能相互輝映,最終匯聚成照亮社會前行的溫暖光芒。
如今,“陀螺哥”的背影已成為鄂州最溫暖的城市風景。當越來越多的“李超”在各自崗位上默默“轉動”,當每一份平凡的努力都被看見、被尊重,這滿身鹽漬的光芒,也就不只屬于李超個人,更屬于每一個在平凡中堅守初心、超越自我的普通人。
稿源:荊楚網(wǎng)(湖北日報網(wǎng))
作者:徐晶鳳 (武漢市洪山區(qū)“新聲洪亮”團隊、區(qū)委組織部)
責編:沈素芬【責任編輯:王舒嫻】
關鍵詞: 消費導報網(wǎng) 24小時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