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看到過一個提問:“我讀過很多書,但后來大部分都忘記了,那讀書的意義是什么?”
有一個回答非常貼切絕妙。
“當我還是孩子時,我吃過很多食物,現在已經記不起吃過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長成了我的骨頭和肉。讀書對人的改變也是如此。”
讀書和不讀書的人生,差別有多大?范叔從幾個圖書主播那里收獲了一些答案。
01
讀書能讓人用最低的成本去培養眼界和格局
李小萌曾是中央電視臺《半邊天》《東方時空》《24小時》等多檔熱門電視欄目主持人。在事業黃金期,她擁有了可愛的孩子。但她起初并不擅長教育,常常是在一旁著急,孩子卻“充耳不聞”。
這時,李小萌想到了她的父親:自己曾在準備一場演講比賽前狀態很差,而父親沒說什么,只是陪她一遍遍地演示,讓她明白什么時候該停頓、什么地方該有激情。
這讓她意識到,父母不應該期待靠說教教育孩子,而應該通過自己的生活狀態去影響孩子。
在央視時,李小萌常為采訪做大量的案頭工作。這一次,為了孩子她翻閱了許多育兒圖書。
看完這些書后,她愈加明顯地感覺到:這些書不僅僅是在教她養育孩子,更重要的是,在看書過程,她似乎把自己也養育了一遍。
在書中,她了解了人成長中的基本規律、不同階段的心理狀態和需求,得以用更平和的心態,來面對孩子帶來的各種意外或是驚嚇。
她漸漸養成了一個習慣——當聽到身邊人懷孕后,就送上10冊以上的圖書作為禮物。更是開通了一個抖音賬號專門來進行圖書的短視頻制作和直播,希望更多人能在讀書中獲益。

在她的短視頻下,有年輕的女孩留言:“我下定決心要當丁克的,聽完您的書以后,我覺得也許有一個孩子不完全是個壞事”。
還有孩子的父親私信她:“一開始是我老婆強迫我讀這本書的,但我好像越讀越明白如何做一位好父親,以前我只懂得男人負起家庭責任就是愛,而這本書教會我如何表達愛。”
李小萌還將讀書的精華和生活體驗寫成了《你好小孩》,這本書在樊登的采訪已有1500多萬的點擊率。很多媽媽說,讀完這本書不那么焦慮了,開始像書里說得那樣去享受和孩子共同往前走的神秘旅程。

朋友總說李小萌開創了講座式直播——在她的直播間,你可能會忘記下單,因為聽她說書里的金句和名言入了迷。但好的內容總會被平臺發現,她在抖音上帶貨過幾十萬的蒙臺梭利兒童早教書,直播里的圖書更是常被搶購一空。
“一本好的養育書真的是可以打開一個父母或者孩子的心靈,開啟很多封閉的心靈或者是封閉的關系,打開他們之間溝通的通道。”李小萌認為。

02
讀書的過程,其實就是讓你尋找自己的過程
圖圖媽大學一畢業就收到了好幾個500強的offer和國家公務員的錄取通知,研究生畢業以后又被微軟的一個全球領導人項目錄取。
二胎落地,事業有了轉折點。她決定在生活、職場、家庭尋找一個平衡點,和其他兩個北大媽媽一起分享二胎生活。他們選擇在抖音電商做短視頻和直播,主要介紹關于家庭教育的產品。

圖圖媽的兩個孩子,一個上三年級,一個上幼兒園中班。所以在圖書的選擇上,她完全是從媽媽教育孩子的需求點出發。
她希望三年級的圖圖在學習之外進一步拓展知識面,于是開始研究怎么為孩子找一套好的通識教育圖書。可是市面上的圖書都沒能讓她完全滿意。
這時候,她想到了自己童年的“通識教育”——訂閱雜志。

圖圖媽小時候很愛看雜志,每次課間捧著《讀者》都舍不得放下。在她看來,雜志的碎片化閱讀非常適合現在孩子的碎片化時間。一本雜志包羅萬象,可以幫助挖掘發現孩子的興趣,拓展孩子的知識面,能夠完美適應通識教育的需求。
可當她提出這一想法時,很多人都勸她放棄:“現在這年頭,哪還有人訂雜志呢?”
圖圖媽卻很堅持:“長篇大論的圖書,有些孩子讀不進去。但雜志有插圖,不同的內容穿插而行,其實是提供了一個介于紙質書和數字化閱讀中間的點,讓孩子慢慢養成閱讀習慣。”
果然,圖圖媽的每一場都雜志專場都倍受歡迎,常常是賣到售罄。
作為母親,圖圖媽還特別看重圖書的價值觀部分。
很多寶媽希望在直播間買到英文原版書。而圖圖媽卻覺得這代孩子伴隨著中國經濟和科技的發展,民族自信是與生俱來的。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也要讓中國孩子聽更多中國故事。
她賣過一套雜志叫《問天少年》,是中國第一套原創的航空航天科科普。
“這本書賣的很好,是因為當時我跟每個媽媽講,我說其實我們讓孩子讀知識,讀每一個字背后其實是在給孩子建立價值觀,我們要給孩子傳達民族自信、科技自信。這一點是閱讀的更深層的意義。”圖圖媽說。
選品雖然常常不被人理解,但圖圖媽向每個人證明了,堅持好內容,堅持從一個母親的需求出發是有價值的——9月份的一場直播里,她做到了100萬營業額。好的圖書、好的內容、好的圖書主播,一定不會被錯過。

03
讀書能讓人跳出現在所處的認知圈
明明老師原本只是一名平平無奇的男幼師,有位學生家長覺得他給孩子們講的故事很精彩,就建議他將故事搬到網上去。

他的“小讀者”里,有一位寧波的小朋友。幼升小的時候,他母親特意打電話來對明明老師表達感謝,第一句就是“謝謝你讓我們家孩子的人生第一步走得這么好”。
后來他才知道,這位小讀者通過他講的那些故事積累了大量詞匯。
但孩子的母親說,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孩子跟著明明老師的音頻讀書,建立起了非常好的閱讀習慣,他把書本當成了玩具,更當成了自己的答疑解惑的伙伴。遇到問題,先去書本里找答案,還會將繪本里的道理講給父母聽、運用到生活中。
“閱讀是提高一個人認知非常便捷和快速的方式。通過讀書,我們可以看到幾千年前的名家是怎樣處事的,遇到困難是怎么樣解決的,”明明老師感慨道:“這些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倘若他們之后在生活中碰到困難,都可以從書里找到答案。”

讀書能讓人跳出現在所處的認知圈,學到全世界各地優秀的人留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把這些精神財富運用到生活中,便能夠達成一條很好的通路。
為了把更多好書帶入讀者家庭中,今年大年初五明明老師開始嘗試在抖音做電商。他找來幾個同樣對圖書行業十分熟悉的主播,通過介紹一些有趣的書本,讓孩子潛移默化地接觸一些人生哲理。團隊銷售額節節攀升,從起初的3個人,到現在已經是200人的公司了。

“我喜歡讀書,更喜歡為孩子讀書,能將喜歡的事變成喜歡的事業,真的很好。而抖音的商業體系控制得非常嚴格,對產品有正品要求、質量要求,讓我們得以在平臺上很規范地進行商業活動。”
而抖音電商在為這些圖書達人提供渠道的同時,也為傳統圖書行業轉型、線上銷售打開了新的市場。
更多的家庭、更多的孩子通過抖音電商平臺接觸到了好書,培養了良好的閱讀習慣。
讀越多書,越會發現:原來讀書與不讀書的差別,并不在于一時半會的談資,而在于看世界的角度是否更寬廣、對待生活的態度是否更包容。
在人生長河中,你讀過的書、經歷過的事,細枝末節總有一天被忘卻,其余的就成了你的修養與品格,總有一天會閃閃發光。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Copyright © 2014-2017 生活周刊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如果本站部分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您告知,我們會立即處理。對本站有任何建議、意見或投訴聯系:lianxi@sohu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