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關于一對老年夫妻如何在退休生活中重新找到人生意義的故事。
在互聯網的敘事里,關于老人的記錄近乎是一片空白。他們不再擁有姓名,不再屬于任何一家公司,難以參與那些年輕的、新潮的生活方式,淪為孩子的、孩子的孩子的附庸。具體又鮮活的人消失了。
而在“老把頭和老解”的抖音視頻里,一種珍貴的視角出現了。
他們是一對生活在長白山腳下的東北夫婦,早年間辦過工廠、開過飯店,丈夫還當過民辦學校的教師和村主任,而后在鄉村小院里,迎來自己閑適的退休生活。
剛開始當然是迷茫的,人生中突然失去了一定要做的事情,“好像與社會脫節了”。很快,他們學會用鏡頭記錄生活里的平淡與瑣碎:做飯、散步、嘮嗑,夫妻倆一個人說,一個人接話,動不動還急眼了。
大家樂意看他們嘮嗑,輸出人生經驗,還喜歡在評論區互動,“解阿姨說得對!”“老把頭快回來,有人偷喝你酒了!”
最重要的是,他們重新在生活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好像心里頭開始有個事,就愿意去干”。
東北往事
故事還是從長白山西坡的那個村莊講起吧。那里氣候寒冷,無霜期短,早年間種植玉米和大豆,但收成低、產量也低,農民們窮了一代又一代。
為了致富,有人喊了一句口號叫“退糧換特”,把原本的農作物換成特種經濟作物,種植收益更高的人參、菌類、木耳。如今看來,這條思路無疑是正確的:三年以后,整個村子便改頭換面,“收入超過過去的幾倍,甚至幾十倍”。
喊出這個口號的人,便是我們的主人公“老把頭”,這是他在鎮政府和村委會上班時的輝煌事跡之一。除此以外,他還在村莊里推廣“家庭式旅游接待”,游客自駕到村莊里,便可以住進村民們家里,吃當地的玉米、黃瓜、豆角,睡在當地人的火炕上。本地人因此賺到了額外收入,這樣的致富思路甚至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這樣一位村主任,當選的過程卻充滿機緣巧合。更早以前,老把頭在民辦學校當教師,那個年頭他便有高中學歷,在本地算得上文化人,可轉正以后,因為超生便辭了職。
回家以后,他開始琢磨做生意,開了自己的小廠子,經營土特產買賣,加工人參、松子、蘑菇。
他還是八十年代第一批開飯店的人,那時候請不起廚師,當地也難招到人才,老把頭的媳婦老解便自己去學,考了當時級別最高的二級廚師證。
當地人看他把生意經營得風生水起,便請他去當村主任。

這是如今的老把頭,和孫子孫女一起吃飯
2006年,老把頭走進村委會,當選了村主任,當時他已經45歲了。在往后的十一年里,他為這份工作付出了許多心力,也無比享受帶領村民致富的過程,他至今會把這段經歷稱之為“人生的驕傲”“村民們給我的榮譽”。
2020年7月24日,這個日期清晰地刻在老把頭的腦海里。這一天,他正式從村主任的崗位卸任,開始了自己的退休生活。
這位把自己的前半生奉獻給事業的人,卻在此刻感到了一種陌生的迷茫。
一個問題把他困住了:退休了還能干什么?
“我這擱家哄孩子,看孫子,還得被埋怨。”這條路被否決了。“出去旅游?你不能總出去旅游,對吧?我們這批人的身體還可以,力所能及就想干點事兒。”
在過去,他聽過許多左鄰右舍的例子:退休之后的老頭老太太,找不到人生的方向了,“還有的脫離社會了,都得病了”——而此刻,他住在鄉下安靜的小院里,過著不被打擾,也不被需要的生活,在某些瞬間,他感受到了相似的落寞。
老把頭和老解
或許老解的生活能形成一種有趣的對照。
同樣經歷了幾十年的風雨,退休之后,她沉浸到生活里去。我們能夠從她的抖音視頻列表里捕捉到某些可愛的細節:給成群結隊的小流浪狗喂火腿腸,挨個展示自己做的一大桌子菜,坐在老樹旁一只只抱起家養的小雞。
當然,這些視頻和你想象的,配上精致字幕和標題的熱門視頻不同,全程只有簡單的剪輯和拼接,最復雜的也無非是加上“流浪狗小白只要餓了就來找我要吃的”的字幕,還是她一筆一劃在手寫鍵盤上輸入的。
拍視頻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她拍下生活中熱愛的一切,流浪的貓狗,精心準備的四菜一湯,后來,老把頭也出現在視頻里。
最初老把頭出鏡的視頻,還是老解偷偷上傳的。“因為這老頭他不讓我拍他,他怕人笑話他,后來我就偷偷摸摸發了。”
那個視頻里,夫妻倆坐在飯桌上,你一言我一語地互懟——這源于他們長久的相處模式。“我們在一起這么多年了,我說他接話,他說我接話,有時候太急眼了,俺倆就干起來了”“打一輩子鬧一輩子”,但是都不影響夫妻感情。

老把頭和老解坐在當年結婚時的房子里看過去的照片
這期視頻發出后,老解的抖音便漲了兩三千個粉絲。老把頭驚訝,原來普普通通的農村生活也有人愛看。于是改變發生了,拍攝短視頻成為夫妻倆生活的共同重心。
這個過程比想象中容易,甚至難以被稱之為過程。“老解炒完菜了,完了我過來往那一站,(點評)哪個菜好,哪個菜不好,這什么玩意兒,這個菜怎么地,她就拿電話去拍。”
更專業的術語便難以實現了。“有人問俺們說你們有文案嗎?我開始都不懂啥叫文案呢。”的確,他們有個兒子從零幾年開始做互聯網電商,后來在直播帶貨的過程里幫助了他們許多,但那都是后話了,老把頭和老解的創作好像從未遇到瓶頸。“這一輩子過日子,經歷了這些,有的時候好像你一拍,這些東西就出來了。”

抖音視頻里,老把頭經常和老解拌嘴
矛盾當然也會發生,更何況老把頭本就是個酷愛挑刺的人,但解決起來也很簡單。“意見不統一,那就合計合計再說,對不對?”老解說,“這跟過日子一樣的。”
孩子們曾擔心過他們的身體,跟老把頭和老解說:“你們要是覺得累,那就別拍了。”但拍視頻的過程似乎已經激起了夫妻倆的某種斗志,過往幾十年吃苦耐勞的品質被運用到這里,老把頭反復強調,堅持是最重要的事。“人家別人拍一個,我們拍三個”,即便如今的互聯網上已經有太多他無法理解的技術和言語,但他相信那些永恒的道理始終奏效。
不少村里的退休老人來到他們家,看他們拍視頻,自己也躍躍欲試,老把頭和老解的態度永遠是支持。“我就鼓勵他們,你就好好地拍,會成功的。歲數大了有點愛好,為什么不去干,這多好!”
價值與意義
今年五月,為了振興經濟,吉林省商務廳邀請他們進行直播帶貨,這也是他們的直播首秀。說實話,這對于兩位退休老人來說,無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戰。
“那不叫緊張,那叫高度緊張。”老把頭記得當時手指頭都出汗了,擔心自己跟不上直播的快節奏,記不住復雜的產品賣點,“不知道咋整”。
但這場直播最終的銷量非常好,五六分鐘便賣出了40萬瓶蜂蜜、將近1000噸大米——這都是他們精心挑選的優質農產品。產自黑龍江的長粒香米,煮熟以后晶瑩剔透,表面泛著油亮的光澤;椴樹雪蜜是東北特產,有著少見的凝脂質地,入口清甜不膩,還能嘗到一股淡淡的花香。
直播間里親切的東北口音,喚起了漂泊游子的鄉愁,也引起了不少外地人對東北的興趣。有人說:“相信我們的東北大米,買給湖北的婆婆的。”還有人品嘗后專門來評論:“分量實在,東北大米果然名不虛傳。”催促著他們繼續上架,說下次還買。
當晚的累計觀看人數達到了700多萬,訂單紛至沓來,一件件東北特產從他們的直播間走向全國各地。
直播結束后,夫婦倆的手機上彈出了一條條消息,都是商家發來的感謝,地方政府也找到他們,“說你看咱們長白山的縣市還有什么知名土特產”,鼓勵他們帶動更多當地商家和農民。
那種被需要的感覺又回來了,甚至比退休之前更加強烈,更加急迫。很快,長白山腳下各縣市的土特產供應商聯系上他們,還有些農民通過親戚朋友找上門來,拜托他們幫忙帶貨當地的松子、人參、菌類。
那些從直播間里傳遞出來的價值與意義,是真實的,可感的。他們曾替家對門不過500米的鄰居帶過貨。那是個賣人參蜜片的男人,他的父母也老了,跟老把頭和老解是一輩人。
在長白山腳下,種植人參的農戶家里幾乎都有個小作坊,這是他們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謀生手段,“現在都是孩子在忙活,老人也偶爾幫幫忙”。如今,老把頭和老解即便退休了,也能幫村里人發展經濟,增加收入。

老把頭和老解直播間的人參膏
最近,“抖音電商·尋找同行者”( https://www.douyinec.com/tongxing)
關注到了老把頭和老解的故事。“尋找同行者”是抖音電商的創作者成長大本營,致力于挖掘優質達人和商家,助力他們獲得更多關注和機會,在平臺實現更長遠的發展。
關于電商,許多經驗在摸索中增長。曾經開廠和飯店的經歷,在選品時派上了用場。老解說:“我和老頭從小就在農村長大,農村的東西都親自去種,親自去整,所以心里特別有數。”比如當地的特產松子,不同顆粒大小對應不同等級,老把頭的眼睛就是尺,“800顆一斤還是900顆一斤,手一抓就明白”。
更直觀的方法是親自去嘗,直播間里的所有食品,老解都會親自做出來上桌品嘗,對食材的把控基于他們過往的人生經驗,唯一的標準是,“不管咋的,要選最好的東西。”
前不久,老把頭和老解參加了抖音電商的“螢火計劃”。這是一個倡導電商創作者踐行社會責任的激勵計劃,它鼓勵創作者低傭金帶貨圖書、農產品及非遺商品,以自身的影響力助力知識普惠、鄉村振興和文化傳承,為社會貢獻正能量。
對于老把頭和老解來說,參與的方式便是走進田間地頭,讓農民確確實實地體會到抖音電商帶來的好處。他們看到這項計劃的當下便報了名。

老把頭和老解在抖音電商“螢火計劃”中的直播
直播前,一個來自大連的海參廠家找到他們,廠家的生意因為疫情受到影響,但生鮮貨物已經無法再積壓下去了。
每次直播,所有商品都會經歷嚴苛的選品環節,先是公司各個部門篩選幾遍,最后是試吃。
這一次,他們購買了市面上10多種海參競品,對比它們的泡發率、新鮮度、口感等維度,在一張龐大的表格上打分,通過評估后,才決定帶進直播間。他們的用心沒有被辜負,那場直播賣出了大約30噸海參。老把頭說:“選品挺費勁的,但就得選最好的,讓咱們的粉絲買回去心里頭得勁。”
緊密的信任與聯結在他們與粉絲之間流動著,“就像哈爾濱的紅腸,還有伊春的野生藍莓干”,只要是曾經在直播間出現過的商品,第二次掛上鏈接時,根本用不著介紹,粉絲便紛紛搶購。味道是最騙不了人的事情,在老把頭和老解的直播間買到的東西,是東北大地給予的慷慨饋贈。
一天下午,曾經合作過的東北大米商家專門來到長白山腳下,找到老把頭和老解,給他們送來了一面錦旗,感謝他們替農民做的事情,這是誰也沒有料想到的回饋。

商家送來的錦旗
所有退休后的迷茫,都因此有了具體而真實的答案:他們從未如此被需要過。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Copyright © 2014-2017 生活周刊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如果本站部分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您告知,我們會立即處理。對本站有任何建議、意見或投訴聯系:lianxi@sohu3.com